李家村離十里鎮并不遠,沿著村頭的一條小路出了村直走,大約半個時辰就能到。
李瑾兒原本是抱著出門散心的心情跟著爹娘進鎮的,可在看到沿路一群衣衫襤褸,瘦骨伶仃,目光像盯食物一樣盯著他們瞧得流民時,李瑾兒怕了。
特別是很多流民看到李瑾兒這樣十歲大小,長得細皮嫩肉的小丫頭時,眼中更是露出少許貪婪之色。
古代饑荒時,食人之事常有。李瑾兒嚇得臉色蒼白,緊緊地抓著王氏的手不肯松。
走著走著,目光突然瞥見路邊枯草從中,一個臉色發黑,全身瘦到只剩皮包骨頭的流民突然朝她露齒一笑,還舔了舔唇,嚇得她一個激靈。
“瑾兒別怕,這地的流民都被官員登記在冊了,輕易不敢鬧事,如今干旱結束,他們很快會由當地的官員安排去處。”
考上秀才的便宜老爹見女兒怕成這樣,無奈地摸了摸她的頭,出聲安慰。
李瑾兒一聽這話,撫了撫胸口,輕輕松了口氣!那就好!
她一邊跟緊大部隊的步伐,一邊又忍不住轉頭去看那流民。雖然這人已經被餓的不像樣子,可不知為何,李瑾兒覺得他那黑黢黢的臉上,那一雙眼眸,尤其的亮。
這人不像其他流民那般目光渾濁而無神,明明快餓死了,眼睛卻仍然很清澈。
++
一路走了半個時辰,他們終于來到十里鎮。
如今的十里鎮,沒有了干旱前的熱鬧與繁華。但李瑾兒看著腳下的青石路,以及寬敞的街道,隱約能感受出當時的熱鬧景象。
街道兩邊多了很多乞丐,但出來擺攤的商販也漸漸多了起來。
官兵穿戴整齊地在街上巡邏。
一行人不打算在鎮上停留太久,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買糧!
“你們要買什么,各自去買吧,一個時辰后在這里集合。”婆婆錢氏發話,十里鎮有官兵把守,治安相對較好,分散行動也不礙事。
李修顏和王氏跟錢氏打了聲招呼,便帶著女兒一路來到當鋪。
干旱六月,生意最火爆的當屬當鋪,這幾月當鋪老板每天高興的合不攏嘴。
為了買糧,不少人拿著家里的值錢東西來換取銀子,當鋪老板在此期間低價收了不少好貨。
此刻永興當鋪門口排了四五個人。
“走走走,你這什么破衣服,不收不收。”貧窮老百姓為了弄口飯吃,連冬日的衣服都出來當了。
當鋪老板孫有才接連趕走了四五個來當衣服的,頗感今日晦氣。
輪到李修顏一家,孫有才是認識王氏的,見她過來,臉色這才好點,堆起笑容道:“王大嫂,這次又打算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