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從手上脫下一個銀手鐲遞給他,一臉客氣道:“一個銀鐲子,您給掌掌眼。”
孫有才接過銀手鐲,先湊到光亮處瞧了瞧,又用放大鏡仔細照了照,最后直接用牙咬了咬,這才點點頭:“做工還可以,純度也還行,這樣吧,一兩銀子如何?”
李瑾兒對這個時代的貨幣還是有一定概念的。一兩銀子=10錢銀子=1000文。
王氏面帶猶豫,“孫老板,這個銀鐲當年可是找了京城有名的匠人打造的呢!您看這鐲子上的祥云,多吉利啊。您掂掂,分量可不輕呢,您看能不能再加點!”
這鐲子也是她娘當年的陪嫁之一,后來就給了她做嫁妝。之前那戒指、耳環只是在鎮上找匠人打的,比較普通,可這鐲子,確實貨真價實找京城的名匠打造的,僅此一只。
那當鋪孫老板聞言皺了皺眉,又把鐲子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用手掂了點,最后點點頭道:“行吧,那就再加三錢,一兩三錢,不能再多了!”
王氏見他果真愿意加錢,喜不自勝,連連感激道:“多謝孫老板,多謝!”
李瑾兒在一旁瞧著,覺得這孫老板做生意還算實誠,她想了想把藏在袖子里的那個裝玉泉水的小瓶子拿出來,聲音軟軟糯糯道:“老板,您看這個可以當銀子嗎?”
這小小的玉瓶躺在李瑾兒的手掌心,晶瑩剔透,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格外好看。
孫有才只瞧了那玉瓶一眼,便立刻吸引住了。這瓶子大約拇指大小,材質卻十分罕見。孫老板在這十里鎮當鋪做了幾十年了,各種寶貝也見過不少,這個玉瓶他還是第一次見。
“這是什么做的?怎的在陽光下還會發光?”孫有才有些稀奇地拿著玉瓶左看右看。
我哪知道是什么做的?李瑾兒在心里吐槽,反正這瓶子以后有的是,賣掉一個也不可惜。
李修顏和王氏見女兒拿出瓶子,兩人對視一眼,皆是一臉茫然。
女兒從什么地方得來的這瓶子,他們怎么一點都不知道?
“小姑娘,老夫也是第一次見這瓶子,沒辦法給你估價,要不這樣吧,這瓶子我一兩銀子收了,若以后能賣上高價就當是我運氣好,若不能,就當我老頭子花錢漲個見識,你看如何?”
李瑾兒高興地點點頭:“多謝孫老板。”
一兩銀子就一兩銀子吧,雖然不多,聊勝于無。一兩銀子對于他們這種古代村民來說,可以抵四個月生活費了,不錯了了。
王氏一下子得了二兩三錢銀子,喜的眉開眼笑。
“瑾兒,你這瓶子是哪得來的啊?”李修顏是個讀書人,平日是比較嚴謹迂腐,女兒突然因為一個瓶子得了一兩銀子,他必須得問清楚,若這瓶子來歷不明,那必須還回去。
“爹,您放心吧,這是我在樹林里撿的。”李瑾兒早就想好了說辭。
“撿的??”
“是啊,就那日和祖母他們在林子里采菌菇,我在一顆大樹底下刨出來的。”別人丟了,我撿回來不犯法吧,再說就算要還回去,也得知道是誰家的啊。
李修顏剛想說那也得還給人家,王氏在一旁道:“想來是之前干旱時,在樹林里追捕野獸的那群軍官丟的,那瓶子一看就不普通,咱村里的村民幾輩子都是在土里刨食吃的,哪用的了那小瓶子。如今那些官兵也走了,上哪還去?你要是不放心,等以后有錢了再把它贖回來便是了。”
李修顏聽王氏這么說了,也只好作罷。那就等以后有錢再贖回來,萬一以后有人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