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壯回門橋村將板車還了回去。
李紅霞跟何英一直睡到大中午都沒醒。李巖則早早的起床了。
因為在這住照亮全靠電燈,沒有煤油燈,李巖怕浪費電。所以昨晚早早的就睡了,一大早能看到亮光,他就起來看書了。
他書包里從老師那拿的報紙,還有他自己買的報紙是他全部動力的來源。
老師給他的這版報紙上面有一則新聞是六一年我國研制出了第一臺電飯鍋。
但是目前為止電飯鍋并沒有普及,他在供銷社看不到電飯鍋,去找了報紙,問了老師,都沒有電飯鍋的影子。
而他手上這臺電飯鍋比報紙上刊登的那款電飯鍋要更完善,更容易普及跟生產。
所有有關這款電飯鍋知識他都弄懂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寫封信寄到京都。
他沒有能力批量生產,但是京都里有能力。
至于他手上這款電飯鍋成品,他不打算讓這個家里之外的其他人看到。
對于昨天將電飯鍋抱出來的事情,他想想就后悔。看到有電了想到能真的看到電飯鍋怎么煮飯的,他一時興奮大意了。
所以在何英一家睡著之后,他又悄咪咪的將電飯鍋抱進屋塞到了床底。
李巖邊看書邊在紙上寫寫畫畫,學的認真,中午何英起床過來敲門的時候他都沒聽到。
看到李巖還在研究電飯鍋的知識,她問了句:“還在看電飯鍋啊,書本的進度到幾年級了?”
李巖這才回過神:“三年紀下學期快學完了。”
“嗯,出來吃飯吧!”何英不知道李巖研究電飯鍋是干嘛,只是還是一直認為是興趣使然。
到了傍晚,李紅霞還在洗臟了的衣服被單。
李巖在房間學習,何英不想看書,就干脆幫李紅霞曬曬衣服。
這時孟楠跟李秋一人拎了一兜水果過來了。
“李秋老師,楠姐,你們怎么來了!”何英很開心。
“你們搬家我們來看看,搬家的事情我們也沒幫上什么忙!”孟楠客氣的說著又跟李紅霞打了招呼。
“何英媽媽好!”這是她想了很久才決定的稱呼。
“你們好,英子,快將人帶屋里坐!”李紅霞幫著把衣服擰水晾曬。
李秋看到了在房間認真學習的李巖:“李巖,又在學習呢!”
李巖在她們老師的認知里,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有空就學。
現在不在學校了還學的這么認真,這么愛學習的孩子,哪個老師都喜歡。
李巖聞聲關上了書本,合上了自己畫的東西走了出來。
“李老師好,楠姐好!”
“快過來吃水果!”
李秋孟楠跟何英她們很能聊的來。孟楠還跟何英聊起了廠里的事情。
“何英,你設計的衣服成衣出來了,每款都大氣又不張揚。穿起來也很顯氣質,要是批量生產出來,肯定銷量不錯。
現在廠里都指著這批夏裝扭轉廠里的效益呢!”
這個消息何英聽著很高興,都好她才能好。
她還指著暑假的事情跟廠里談談其他的合作呢。有了這個基礎就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