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哥,我二叔的事情可就是教訓,被誤認為是走私就蹲了十年,楠姐要是知道肯定不會同意的,況且你還帶他爸一起干。”
“要不我們自己生產賣,賺的肯定不會比你走私的少。”
畢竟在何英看來無論是牛仔褲或是其他衣服的面料,或者雨傘的料子,沈雙都能提供。
既然不能提供,她們家那么大的廠子也能生產出來,放著這么好的資源不利用跑去走私,簡直是腦子有病。
“自己生產?”吳亮頓了頓,他這些年一直弄的都是倒賣的生意,生產這事,他不懂,也弄不來。
“自己生產怎么生產?我們兩手空空啥也不懂就能生產了?
何英,我覺得你想法挺好的,但是做起來挺難的。
雖然要是這廠子做起來了,別說三百萬,就是一千萬的產值也能想想,問題是做不起來!”
何英又說道:“要是我能生產出來,那你給我保證出廠一件你收一件,我保證兩個月就給你把折疊傘的工廠建立起來!而且生產出來的折疊傘的顏色跟質量絕對是第一!”
何英這個說法嚇到了吳亮:“你有這個能力?”
“要是真的有,我全收,別說鎮上,我海市各個批發市場十幾個鋪子加上京都的,銷量我給你包圓了,只要你生產出來一把,我就給你賣掉一把!
賣不掉我自己買,傾家蕩產的我給你全買了也不讓你吃虧!”
吳亮對于何英說的這事持完全不相信態度,一個小丫頭能把折疊雨傘的工廠建立起來。
再說,就算建立起來,也沒那個技術!
“好,你說的,等你這次從海市回來,我們白紙黑字落實下來,別口說無憑。
好了,我先走了,你帶孟叔去海市逛逛,稍微掙點就行,大的不要動,別我生產出來了沒人給我銷!”
何英說完走了。
孟鶴堂也過來了,吳亮聽了何英的一番話改變了之前的決定,原本他準備帶著孟鶴堂鋌而走險弄單大的,賺一筆啟動資金。
現在看來,還是先緩緩。
吳亮將孟鶴堂帶到了海市,直接給了他一個檔口。
原價是三萬塊錢的,吳亮只收了孟鶴堂五千,而且還是寫得欠條。
孟鶴堂跟吳亮簽了轉讓合同,然后還住在了吳亮在海市租的房子里。
這前幾日,吳亮帶著孟鶴堂熟悉檔口的業務。
而何英已經將寧平從京都叫了過來,負責了鎮上一家倒閉工廠的收購手續。
在何英看來,交房租不如直接買斷。
廠房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又是廠子的手續問題,寧平又跑了一個星期,上下打點。
廠子就暫時起名為紅霞傘業。
在此期間,她聯系了之前在京都認識的機械公司的老板,帶著寧平又請了幾天假過去,將折疊雨傘傘架生產的圖紙交給他們,等他們能生產出來符合她要求的傘架,她就答應直接下一千萬的訂單。
三個公司競標,質量取勝,而且保證后續訂單不斷。
這是個誘人的條件,對三家公司來說是一塊大肉,誰都不想輕易放手。
何英又馬不停蹄的去了趟海市,找沈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