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兩人在黑洞洞的病房里都睜著眼睛看著黑夜,沒人再說一句話。
不一會,李巖聽到均勻的呼吸聲傳來,他才閉上眼睛。
接下來幾天,方雅沒過來了,都是何英在醫院照顧。
一個星期很快就過去了,李巖可以出院了。
是楊清來幫忙辦的手續,楊清的意思是將李巖接到他家照顧,但是李巖拒絕了,楊清就不再堅持了。
他開車將李巖何英送到家,然后又折返回來給他們送了很多菜過來。
“楊伯伯真好!”
“是啊,我遇到的好人真多~”
李巖如此感慨,好像自從何英將他帶回家后,他的人生就好像轉運一樣。
他有時也在想,要不然何英或許他現在還蜷縮在那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里每天想著如何填飽肚子吧。
有可能看著還只像個七八歲的孩子。
而現在由于營養充足,十二歲的他已經比何英高一個半頭了。
再過一個多月就過年了,他又長了一歲。
李巖在自己的房間躺著,手里還翻看著一些書,何英湊近一看是關于通訊的。
“這書哪來的?”
李巖說道:“楊伯伯辦公室的,我借來看看!”
何英看出了他感興趣:“你對通訊有什么看法?”
“現在通訊主要靠書信跟座機,而座機也還只有少數人家安裝。
我聽說國外已經有一種叫“大哥大”的東西,可以隨身攜帶,走哪到哪,要是國內也能有這個技術,并且能有所改進就好了。”
李巖那天聽楊清說到這個事情,就恨不得能看一眼,只不過沒有途徑買,聽說要一萬塊錢一部。
真貴!
何英沒想到李巖的想法竟然與她想做的事情不謀而合了,不過她不打算把這技術交給科研所。
她要自己做公司,成立科研中心。
“會的,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等大學念完了才會有更多的知識儲備去研究這項技術。”
“對了,你想吃什么,我去給你做!”
李巖笑笑應道:“你隨便做點就行,我不挑!”
李巖怕何英做的太麻煩,累著,畢竟何英懶他知道。
何英也知道李巖不挑,只要能填飽肚子他就沒有不吃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不是嗎,而且還是剛出院,身體虧得補補。
何英扭頭去了廚房,給李巖做了黑魚湯,熬了山藥粥。
李巖也給面子,幾乎都吃完了。
何英來京都有好幾天了,門橋村通電修路的事情已經在落實了。
全是以紅霞傘業的名義,以至于整個門橋村對紅霞傘業是感激的不得了。
車間的門橋村村民干活就更賣力了,覺得紅霞傘業對他們村子這么好,那他們也不能丟份。
廠子的產量又提升了一點,但是目前銷售渠道還僅僅是吳亮跟孟鶴堂這邊。
很顯然他們的資金跟銷售能力已經消化不過來了。
紅霞傘業的倉庫堆了大批的貨物。
梁向松有點坐不住了,何英臨走給他們留了京都的電話,讓有急事再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