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不想為朕分憂都不成了,呵呵……”朱祁鈺說著,便朝成敬擺了擺手,于是成敬立刻會意地退到后廂去了,“按說銀礦這個事,朕應該從部、院挑個大臣過去,可朕又怕在這個檔口派去一個巡撫,會耽誤了你辦事兒,所以便想讓你把這些職權都抓起來……”
“你是個武將,朕沒法讓你兼巡撫的缺兒,但朕授了你這柄尚方寶劍,又準你掛一個“欽差”的名兒,想必那些地方官員就不敢不配合了。”
“不過你得把叛亂平定了,銀礦的事兒也要解決了……”朱祁鈺揉揉眉心,似乎也覺得這些事兒不好辦,“于尚書和寧陽候都跟朕說過,銀礦之事不平,亂子就永無休止,而叛亂不止,那些礦銀就都是空談,所以朕現在把希望都押到了你的身上……”
紀凌見朱祁鈺說得情真意切,似乎也能夠體會到他如今的為難,于是便點點頭道,“臣會盡力把這兩件事辦妥的!”
“嗯,朕相信你,要不然也不會容你權柄集于一身!”朱祁鈺眼中精光一閃,直接就把話給挑明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于信得過的人,朕向來不含糊,比如于尚書,再比如你,朕可都是掏心掏肺的!”
紀凌明白朱祁鈺現在的心理:他雖然當上了皇帝,但身份終究有些尷尬,,因此好多大臣心里頭認定的還是那個在北邊做俘虜的朱祁鎮。
而朱祁鈺自己能力也不足,因此他迫切需要一心效忠自己、并且精明強干的人,但這樣的人能有多少?所以有一個、算一個,朱祁鈺會給予他們一般臣子享受不到的恩寵。
誰知就在紀凌想要趁機表一波忠心的時候,朱祁鈺突然繼續接口說道,“你一個人去南方,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身邊總也得有個幫手,這樣吧,朕派個人給你……”
朱祁鈺說罷,便重重地一拍手,待在后廂的成敬隨即領著一個黑胖太監走了出來。
“這是曹吉祥,之前寧陽候去征討鄧茂七,也是他跟著提督火器,能力很強,在司禮監也是個會辦事兒的,這次若是那些礦監不懂事兒,你大可以讓曹吉祥出面!”
啊?剛才不還說什么“把事情都交給自己一個人辦”,現在就又派過來一個監督的?況且由于朱勇和劉僧那檔子事兒,紀凌一直對監軍沒有好感。
不過紀凌也明白,朱祁鈺如今身為皇帝,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不派幾個心腹到地方看著,他又怎么放得下心來?
是,朱祁鈺繼位之前,一直把自己當兄弟來看待。可不要忘了,人家跟朱祁鎮還是正經八百的親兄弟呢……
附注:從部(六部)、院(都察院)挑選大臣去地方做巡撫,自宣德年間始,但成化年間才漸成定制(有爭議),所謂“巡行天下,撫軍安民”,后來權力越來越大,甚至位居三司之上。(體現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加強,這都是知識點,必考,圈起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