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再重要的事情,也不至于一日三問,以前的英示皇帝可不是這樣的。
朱允煐直接開口,問道,“現在想來也是做好了事情,去年朝廷收入如何”
郁新立刻回答,說道,“回陛下,朝廷持續大興屯田、獎勵墾田、減輕民負,去年田賦糧再漲,已達兩萬七千一百萬石。”
對于這個回答,朱允煐并不意外,這個數字是稍微超過洪武朝末期,大明開國后田地的數量、戶籍等等都是在穩定增長。
郁新繼續說道,“戶籍一千一百萬戶,人口五千五百萬余。耕地八百三十萬頃,軍戶屯田兩百萬頃。”
這些數字朱允煐也不意外,看似很多,但是這里頭也囊括田、地、山、蕩在內。
朱允煐笑著點頭,說道,“這倒是好事,銀錢之數無需再說,咱想來也知道數額。”
郁新一下子被噎住了,雖然現在朝廷每年財政健康,算上糧食等等,朝廷每年的收入是要超過兩千五百萬兩白銀的。但是這里頭,戶部不嫌錢多啊,他們還是很想從內帑摳出來些錢。
朱允煐笑著問道,“國朝現在軍餉白銀,每年需多少”
郁新立刻回答了,“回陛下,去歲國朝沒有用兵,軍餉共計五百七十萬兩。”
這個數字朱允煐并不意外,大明朝的軍費開支確實不低,五百萬兩白銀的軍餉、軍械置換等等,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當然軍戶屯田每年也有將近兩千萬石,這也不少。
至于說為什么軍屯產量這么高,自然就是此前的兩千萬石,那是田糧稅,是朝廷收上來的賦稅。而軍屯的話,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多的講究了。雖然也留給軍戶一些,只是這些軍屯的產量也都是有計數的,和尋常百姓自己種的田有區別。
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還要繼續開墾農田、提升人口戶籍。記得要做好民生,這興修水利之事,一直都不能緩。”
郁新自然知道這些,不管是洪武皇帝還是英示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視民生的。
別看現在的大明朝一副欣欣向榮的樣子,似乎是有著一個盛世的雛形。只是這距離真正的盛世,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朱允煐也是遠遠不會滿足的。
其實郁新也明白,一旦攤丁入畝,朝廷的財政收入肯定是要繼續增加。而且朝廷在荊湘持續開發,那里說不定也要成為魚米之鄉,成為下一個江南富庶之地。
這個戶部尚書做的還算舒心,比起前輩們要好不少,因為現在的大明財力越來越強了。
只是郁新,肯定是高興不了多久,將郁新召來,自然是要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