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示皇帝長壽一點,如果英示皇帝能夠一直這么英明,大明朝很快就會出現盛世了。
再現實一點的來說,只要小小朱登基,基本上就是接手一個盛世江山。到那個時候,小小朱哪怕沒有太多的功績,在史書上也會有著一些美名,這也算是享受父祖留下的豐厚遺澤。
徐膺緒也不再多想,他現在要做的可是正事,“陛下,前元至正十二年,太上皇陛下興義兵、誅暴元,已近五十載。如今大明開國三十三載,無數將士南征北戰、討伐不臣,無數將士戰死沙場、歿王事,有無數孤幼賴朝廷撫育。”
朱允煐這個時候說道,“太子,和武成侯好好說說。”
雖然這也不是朱允煐昨天交代的,但是有些東西、有些道理,朱允煐沒少和小小朱說。所以在朱允煐的耳濡目染下,小小朱自然也是知道一些道理的。
小小朱看著文武百官,他可不會怯場,“曾祖皇帝陛下誅暴元、正華夏正統,華夏泱泱大國,歷來皆是禮儀之邦。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至理,也是大明興仁政之舉。”
對于小小朱這么說,大家也都不覺得有什么問題。要說大明的養老制度,或者是對于孤幼的照拂,大明確實是比起其他的朝代要好很多,這一點不承認都不行。
小小朱這個時候繼續說道,“曾祖皇帝陛下出身布衣,知曉民間疾苦。父皇陛下心系子民,照拂大明黎民也是君王本分。歿王事將士遺孤,朝廷自當奉養。大明,皆賴眾將士三軍用命,才能于亂世立國,征討不臣、家國安寧。”
朱允煐笑著點頭,他的這個兒子頑劣歸頑劣,但是見識什么的沒得說。這小子的心性,也是讓朱允煐比較滿意的,小小朱雖然出身富貴,好在不是不知民間疾苦,也確實有著那么一些心懷天下,這是朱允煐感覺到滿意和驕傲了。
小小朱繼續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對于歿王事將士遺孤,朝廷該奉養。不只是遺孤,將士遺孀、父母,雖說朝廷也有撫恤。只是兒臣以為,也該加強監督。各地州府,不得騷擾、盤剝克扣將士遺屬,當重罰”
這個道理,不只是小小朱明白,很多人也都明白,只是有些人不愿意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甚至在一些人看來,這么較真也是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朱允煐這個時候笑著點頭,說道,“太子仁德,社稷之福。賜太子御馬三匹、御劍一柄,東宮所屬官員有功,各有賞賜。”
兒子表現出色,當老子的自然開心。這個時候也需要酬功,小小朱身邊的人也該給點甜頭。
其實看到皇太子這樣的表現,實際上也讓不少文武百官感覺到比較激動。說到底就是太子表現出來仁德,這絕對是江山社稷之福,大明有著一個盛世看起來也是越發的理所當然了。
小小朱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兒臣謝父皇隆恩,兒臣以為當令都察院、兵部、五軍都督府協理,清查歿王事遺屬撫恤之事。”
朱允煐笑著點頭,這一點他也認可,“太子言之有理,有司照辦,理出條陳報與太子過目。”
其實大家也都明白,現在的太子根本看不懂比較復雜的奏折,也都明白這件事情肯定也都是需要皇帝過目、拍板。可是能夠站在朝堂上的,那個不是人精呢,他們看到的是更加深層次的一些事情。
比如說大明太子的地位穩固,以及皇帝在有意的增加太子的威望,有意的讓天下子民知道太子的仁德。
看似是有些早,實際上也不算早。畢竟東宮位置早就有了主,現在的皇太子也是在不斷成長,也是時候慢慢的增加一些太子的威望了。
上一次早朝,自然也就要讓影響盡可能的大一點。小小朱不賴床,當然要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