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全匍匐在地,說道,“是韓王殿下!”
韓王朱松,這也是老朱的第十九子。這是一個頗為為人謹慎、聰慧機敏、博覽群書的親王,是老朱比較有出息的兒子之一。
老朱和大朱瞬間明白了,因為朱雄英想要遷都北平,這也是不少皇子們都知道的。其實他們也都聽說過,本來大朱是想要將這些皇子封到九邊戍邊、成為塞王。
但是現在大明的邊軍,肯定不能讓親王們插手,九邊是不用想了。荊楚之地、江南之地,這也是老朱和大朱不舍得分封的,財政來源、主要產糧區,可不能讓藩王們去插手。
所以這些藩王們,現在是要去西南、去西北,去嶺南之地。這也使得在應天府繁華成長的皇子們不滿了,覺得都是他們的好侄兒害了他們,要去蠻荒之地。
這一下老朱也為難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他不舍得懲罰兒子,也理解兒子心里有怨氣。但是那個孫兒,好歹也是嫡親孫兒,更何況還要給朱雄英一點臉面呢。
大朱嘆了口氣,說道,“父皇,你賞賜允熥一些金銀玉器吧。要不讓他去巡視揚州,那孩子估摸著該傻樂了。小十九那邊,兒子去和他說說話。”
老朱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標兒,你說咱眾封眾建,就這般吃力不討好?你和英兒不喜歡,咱的其他子嗣,也都有些想法。”
大朱笑了笑不說話,這個話題得罪人。
老朱沒好氣的說道,“咱以前以為英兒喜歡裝傻,那是自個兒學的,現如今看看倒是跟你一個樣!不想得罪人、不想理咱,你們父子兩個都給咱裝傻!”
這倒讓大朱樂了,抬頭說道,“父皇,英兒隨是跟著你和母后長大的,但到底是兒臣的子嗣。兒臣越看,越發覺得英兒像兒臣,秀氣不說,也儒雅。兒子附庸風雅,倒是像個儒雅名仕,英兒也成。”
“咱英兒要是拿卷書,倒是真的像書生。”老朱也開心了,談興很高,“就是咱英兒不喜歡拿書,喜歡掛劍。就是咱說啊,你和英兒都好,裝讀書人裝得像。咱不行,想要裝個讀書人也是武人的樣子。”
老朱歪靠在榻上,在和大朱聊天。而大朱呢,一邊在聊天,更多的是在批閱奏折。
又是全新的一天,當皇太孫率軍出擊漠北凱旋而歸,朝堂上的文武勛貴一個個的都無比亢奮。歌功頌德可不只是為了朱雄英,也是恭賀大明江山永繼。
老朱笑的很開心,他的兒子、孫子都是這般的出息!
朱雄英可不知道這些,他現在還在研究著鳥銃呢。現在的鳥銃其實就是一個青銅管子、鐵管子,這和‘槍’還是有著不少的差距,這也是朱雄英不太滿意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此番出征,這些鳥銃基本上也都是只開一槍而已,這對朱雄英來說肯定不行。他現在沒有心思去說用火器取代冷兵器,但是這些火器也應該在戰爭當中占據著更多的分量,火器的研究和進步,也該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