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文科生、該死的市場營銷!”朱雄英小聲在罵著,“我怎么沒學點物理、化學呢,現在什么都造不出來。導彈就算了,火藥搗鼓不出來,玻璃和肥皂也弄不出來。白砂糖,估計也費勁了,我是穿越者之恥了!”
穿越者之恥可能夸張了,但是朱雄英覺得自己給了研究學院很多的人力、物力,也該看到一些產出了。哪怕朱雄英也明白,科研或者技術改進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他現在半點有用的改進都沒看到,這就不免多想了。
難道是給了這些人太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忘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或者是這些不斷的優待,讓他們失去了上進心,有恃無恐的在這里尸位素餐?
不怪朱雄英現在想得太多,主要是現在這么些成績實在難以啟齒,根本沒有成績啊!
看著朱雄英冷著臉,這也使得這些官吏、工匠們緊張起來了。或許平常皇太孫待他們優渥,這些人也都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他們少不了也會竊喜,覺得被重視。
但是既然被重視了,要是一直沒辦法拿出成果,說不定在皇太孫的心目中,這些人就沒了價值了。被打回原形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可能被發配、貶戍。
朱雄英幾乎是冷著臉一言不發,他也沒有多說什么重話。但是他這樣的態度、神情,就足以使得不少人膽戰心驚了,就由不得手底下的那些人在這個時候胡思亂想了。
多想一想也不是什么壞事情,總比尸位素餐來的強。朱雄英給了他們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這些人的表現了。
英雄不問出處,老朱這個老農民的兒子都能坐龍椅。朱雄英也不相信什么貴族、世家,有能力就上位,能夠為大明的發展做出貢獻就獎賞,這就是朱雄英的態度,非常簡單粗暴。
回到福隆宮,朱雄英想起來了什么,“母妃冥誕,宮里三日不許見葷腥。”
其實不需要朱雄英說些什么,王承恩早就吩咐下去了。跟在朱雄英身邊這些年,王承恩自然知道皇后、太子妃的冥誕、忌日,太孫都是要祭祀的。
前幾天王承恩還小心翼翼的告訴太孫妃,殿下說的是三日不許見葷腥、不許有舞樂,其實按照太孫的標準,那是七日。太孫一直都是這樣,寬以待人、嚴于律己。
分房睡吧,朱雄英也覺得這些事情,還是需要考慮的更加齊全的。其實他也習慣了這些,他的一舉一動很多人都盯著,明里暗里都有很多人在記錄、匯報,或者議論。
比如說在應天府,雖然很多文官不喜歡朱雄英親近勛貴、好武,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敢說朱雄英不孝。在他們的眼里,皇太孫是至純至孝的。
這樣的名聲乍一看沒什么用處,可是朱雄英很清楚,在這樣的年代名聲是無比重要的。尤其是國本,這些名聲也算得上是他的政治資本之一,他自然也不會馬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