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微微抬頭,隨即說道,“想來是贏了,你看著處置便是。”
老朱有資格這么淡定,云南那邊的一些小小動亂,在老朱看起來真的沒有什么氣候。也就是一些野人、蠻人造反而已,根本不需要放在眼里。
“西平侯承爵后多有功績,如今平定叛亂。孫兒想著是不是該提一提了,說到底他們是坐鎮云南。”朱雄英開口,對老朱說道,“沐春倒也不錯,孫兒這妹夫有軍功不說,和黔寧王一般也不缺文治。”
老朱露出笑容,對朱雄英說道,“以后你在給他封為黔國公,如今還是再等等,莫要著急。”
朱雄英也笑了,沐春確實是有些功績。只不過現在就說封國公也有點勉強,當然也可以接受,畢竟這是鎮守一地的絕對勛貴,封國公也沒什么問題。
老朱的意思也很明顯,沐春現如今也沒有特別大的功績,所以完全可以等一等、壓一壓。等到朱雄英登基后再提一提沐春的爵位,到時候恩典自然也就是朱雄英給的。
“還是記掛著你那外甥。”老朱笑了起來,對朱雄英說道,“你這個當大舅的,跟咱一樣,有操不完的心。”
朱雄英也樂了,對老朱說道,“以后沐麟若是能向岐陽王那般,那孫兒就開心了。”
老朱也不再多說什么,這樣的一些事情也確確實實沒必要繼續聊下去。沐春的爵位,以后有機會再提。云南、安南那邊的一些軍武,一切盡在掌握當中。
還是繼續批閱奏折吧,朱雄英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這個時候也確確實實沒辦法閑著。
已經習慣于批奏折的朱雄英效率是很快的,只是當他看到一份奏折的時候,動作也立刻停了下來。這就需要仔細的思考了,要認真的考量一下才行。
古往今來,尊老愛幼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封建社會更是極其重視養老問題,使得老有所依。
先秦到秦漢時期,賜高年者酒肉,對孤老給予米棉,對家中父母年邁的罪犯進行赦免。在漢高祖時就設立了三老,穩定社會秩序,咨詢地方政務。
隋唐時期,也是有著進一步的完善。而就算是女真、蒙古,也都給與一些養老的政策,比如說普遍性的對老年人賜以粟帛之類的。
而大明自然也是非常重視養老的政策,針對庶民階層實施養老措施并不是大明的獨創,而是歷代王朝相傳的一項治國政策。
在開國初,老朱就制定了男子年十六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同時也制定了若是家中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家中一人的徭役安心侍奉老者。
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老朱也下令增加了一些養老措施。定期給老人發放米、糧、絲綢、棉絮這些生活物資,可以確保一些老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