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就是身體殘疾的、家中沒人的或者生活異常貧困的,可以入養濟院。
其實養濟院開國之初就有,只不過現在是日益完善起來。比如說現在朝廷要擴大養濟院的規模,在一些州縣、邊遠地區,也應該有養濟院。
“皇爺爺,孫兒準備讓錦衣衛并都察院一并監察。”朱雄英有些無奈,對老朱說道,“這些年不時有一些貪官污吏弄虛作假,那些該入養濟院的沒入,不該接受朝廷供養的想著法的混進去。”
沒辦法,雖然老朱對貪官污吏一直都是嚴懲不貸。可是在現在,依然還有很多的貪官。養濟院這邊養著孤老的,也不缺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人,他買通審核人員,私改年齡、財產狀況,就是為了得到朝廷的供養。
老朱目露殺氣,對朱雄英說道,“那些人該死!”
朱雄英點頭,對于這些人他也不會客氣,“皇爺爺,雖然《大明律》已經要求天下府縣該有養濟院,只是如今推進一般。孫兒準備過些時日將養濟院列為文武考評標準之一,邊陲衛所也該有養濟院。”
老朱笑著點頭,他對于供養老人這樣的事情一直都很支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朱雄英繼續說道,“老人該供養,一些孩子也要養。孫兒想著,若是其父母亡于國事,也該是朝廷來供養。孫兒準備著,將那些孩子接到京師,親自教養。”
老朱楞了一下,對朱雄英說道,“英兒,這可不是一個小事,吃得消嗎?”
其實在這樣的年代,七十古來稀,這樣年齡的老人比較少。所以不管是養濟院還是說朝廷發放糧食、布匹,總體來說消耗不大。可是死于王事的孤兒,那可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
朱雄英也跟著說道,“皇爺爺,孫兒也調查過,人數并不多。一些兵將戰死沙場,自然有朝廷撫恤。未亡人或是其父母,也可以養育子孫。但是也有一些人,病禍之事也難預料。孤幼若是入養濟院,孫兒于心不忍。”
老朱點頭,隨即惡狠狠的說道,“咱最怕的,就是那些吃絕戶的!若是當家的亡故了,那些個宗族親戚里,少不了一些該死之人,一些族老也未必能公正。”
“孫兒準備弄出來羽林孤兒,算是給有功將士一個交代。他們為國盡忠,朝廷就為他們照料妻子。除五百雨林孤兒,國子監、新學,特旨允準有功將士之后入學……”
朱雄英還在侃侃而談,老朱忽然打斷,“你弄個羽林孤兒軍,咱支持你。讓將士之后讀書習文,咱也不說。就是這個新學,到底什么是新學?”
夾帶私貨的朱雄英一點都不尷尬,他可不就是希望這么做嘛。他知道新學推進并不容易,不會被傳統讀書人接受,那朱雄英就找一些更加根正苗紅的學子。
以后的文官,肯定不只是那些讀圣賢書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