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坦克加步兵的陣容,就tnd是一個刺猬,打了半天,一點效果也沒有。
被他寄予厚望的大正十年擲彈筒,連個出場的機會也沒有,最后一個小組就在剛才還被報銷了。
敵人好像對他們特別了解,偏偏就停在距離他們二百米外的地方,170米的射程差了三十米,大正十年擲彈筒也無處發揮了。
而敵人的擲彈筒,為什么還能打著他們,這就是一個謎了。
這種處于絕對劣勢的戰斗,自他入伍以來就沒有經歷過。
不過戰場不是感嘆的地方,他迅速召集手下組建敢死隊,集束手榴彈也都備好了,干掉這輛可惡的坦克,是他此時最大的念頭。
近了,更近了,幾個日本兵匍匐在地上,懷里抱著一大捆集束手榴彈,眼睛死死地盯著坦克開來的方向。
為天皇陛下獻身,這是軍隊的洗腦用的最常見的一句話。到了此刻,他們的腦子里八成還想著這句話。
至于說別的,也沒時間給他們想那么多了。機槍掃射的子彈濺起陣陣煙塵,輕機槍已經看著他們了,子彈壓得他們都快抬不起頭。
就在他們眼看著坦克到了近前二十多米處時,兩發擲彈筒的榴彈炸在了他們身邊,兩個敢死隊的替補手當場斃命,血液濺在其他人身上,染紅了一片。
剩下的三個人看了一眼遠處樹樁,知道再待下去肯定還得挨炸,咬著牙冒著槍林彈雨,手腳并用的向前匍匐前進。
20米,15米,馬上就能抱著集束手榴彈終結這兩可惡的坦克了。
可在此時,從坦克后面冒出了兩只黑洞洞的槍口,“噠噠噠……”子彈如雨點般的潑灑下來,三人連拉弦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打成了篩子。
伯格曼沖鋒槍,子彈噴射器,你值得擁有!
張飛舟把槍口一收,換上一個新的彈夾,跟著坦克突進,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MP18沖鋒槍,發明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款實用型的沖鋒槍。
第2次直奉大戰時期,奉軍組織敢死隊人手一支MP18,邊沖鋒邊掃射,猛撲直軍陣地。雨點似的子彈給直軍造成極度恐懼,以為此物只應天上有。
袁鵬飛怎么可能不給他的手下配備。和窮怕了就喜歡玩精準射擊的日軍不同,他更喜歡美軍那種闊佬的作風。
老李曾說過:他要是大財主,肯定給手下一人配一挺機關槍,抱著機槍突突,那多痛快呀!
袁鵬飛的麾下,基本上就貫徹了這個理念,反正他是作為一支防御部隊來建立的,部隊距離基地不會太遠,補充彈藥消耗也比較容易。
那就用火力覆蓋敵人!
消滅了日軍第2支敢死隊,張飛舟帶著剩余的五人,直接開始真正的收玉米。
有沖鋒槍的用沖鋒槍,沒沖鋒槍的有毛瑟手槍,子彈噠噠噠的射出去,不一會子彈殼就掉了一地,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金燦燦的光芒。
自動火器的效果是一等一的,許多日軍沒有反應過來,有的反應過來了開一槍穿個眼兒,然后被掃成篩子。
整道防線被擊潰,都沒有花多長時間,至于日軍推崇的白刃戰,誰跟他玩這個?
子彈掃過去,再厲害的武士,他也是血肉之軀,身體一樣的往出冒血,打中要害了一樣得斃命。
等最后打掃戰場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被消滅的日軍八成都是被打成篩子了,而且個個都死不瞑目。
這就是傳說中的不入流部隊?
那他們算什么,不入流中不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