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之地以郡守為尊,一縣之地以縣令為最,從律法上是這樣講,但其實在金字塔上層大家都心照不宣,因為總有那么一些存在超然物外,不受律法制衡,有這些存在立身的郡縣,一般真正的主宰正是他們。
諸如皇親國戚,扶龍功臣分封出去的王侯將相,以他們府邸所在為中心,向外一直輻射,可能整整一個郡或者幾個郡都是他們的勢力范圍,又或者諸子百家當中比較強盛的幾家,雖然明面上受郡守管控,但實際上小小郡守哪里來的膽子敢去管他們的事情?
大秦三十六郡中,版圖連在一起的三個大郡天武郡、青霜郡、龍泉郡位于天朝疆域西南,郡守分別為出自諸子百家代表之一兵家的俞天玄、孫武越和龍泉書院的大儒寧青山;但是天武、青霜、龍泉三郡實際幕后主宰卻是立足于青霜郡的鎮楚王府!
鎮楚王嬴驍,乃大秦皇帝胞弟,兵家之徒,深受皇帝信任,具有扶龍之功,之所以封號鎮楚,乃是因為其在秦滅六國之戰中,親自領軍參與了滅楚第一戰,雖未一舉建功,但也將楚國氣焰打得四分五散。
且又在之后六國余孽亂國之際立下大功,將大楚余孽斬殺過半。
鎮楚王闖下如此赫赫戰功,加之圣眷正濃,是以權勢滔天,得以掌控天武、青霜兩郡。
后又與大秦功勞之最,家主被自稱為天的大秦皇帝封為齊天王,長房長子被封小天王,有一門雙王之稱,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瑯邪王氏族女聯姻,直接得了龍泉一郡作為嫁妝,最后形成如今的三郡王爺!
要知道大秦三十六郡,看似是一座頂天的金山,但是站在桌旁瓜分的人卻太多太多了,中央三公九卿,皇親國戚,王侯將軍,儒法道三教,諸子百家,這里面無一不是跺一跺腳,整個天朝帝國都要抖一抖的天大人物。
但即便如此,里面有很多人卻都無法獨自占據一郡之地,只能和其他大人物共治,而鎮楚王一人一府便能獨占三郡,足見權勢之重,滔天之說,毫不夸張!
但如此人物也有為難之事,緣于當年一件極其隱秘,恐怕整個大秦王朝知曉之人不超過雙手之數的秘辛,那便是鎮楚王除了與王家族女所生的嫡出長子嬴昊陽外竟然還有一個庶出子流落世俗,且就在青霜郡相鄰的龍泉郡內。
這件秘辛一經爆出,瞬間使得整個鎮楚王府被那王家族女鬧得天翻地覆。
最后還是瑯邪王氏,其親哥小天王親自傳來一紙措辭極嚴的書信,才將從小便刁蠻的族女,現如今的王妃給壓了下來。
外界對此的態度則與王妃不同,人們大多都是在討論鎮楚王當年原來如此風流,居然還有滄海遺珠這等艷事,而無半句斥責。
畢竟在這男尊女卑的背景下,律法又規定了男子可以一夫一妻多妾,所以很多權貴豪富人家都不止娶一個女子,更別說鎮楚王這等大人物,就算是和皇帝一樣,后宮佳麗妃嬪眾多也不為過。
照理說,既然鎮楚王都瞞了如此之久了,那肯定是不想與外人道也,怎生會突然暴露此事?
這就要從幾日前太后召見說起了,太后與先帝年齡相差無幾,先帝早就在春秋戰亂時期便駕崩了,太后雖然也有修煉,但是緣于本身資質所限,境界不高,再加之在戰亂之時被六國余孽刺殺過,雖未成功,卻也留下了不可治愈的病根,這些年一直靠著天材地寶續著命。
可是再好的靈藥終究也是無法使人長視久生。
歷經如此之久,太后終于堅持不住,陷入病危,臨到終了,太后口中一直掛念,放不下子孫們,其中反復念叨最多的就是當初鎮楚王遺留在外的私生子了。
當年因為一些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苦衷和錯綜復雜的局勢因素,鎮楚王未曾將私生子連同其母帶回,而是任由那母子倆在龍泉郡獨自生活,這些年也沒有去看過一眼。
而如今母親臨終遺愿就是希望他能夠將那母子倆帶回,這讓得鎮楚王如何能夠忍心拒絕?
加之一晃也那么多年過去,當年一些人和事也隨著時光被深深掩埋,如今在將母子倆帶回影響也不會太大,所以鎮楚王一番思索后,索性主動將此事講了出來,并派遣人前往龍泉郡,準備將母子倆給接回來。
龍泉郡作為一個中等郡域,疆域范圍內所轄縣共一十四個,其中清河縣位于龍泉邊緣,乃是龍泉一郡十四縣當中最為貧瘠的一縣。
縣名清河,但是縣域內卻多大山,照理來說,但凡大山必定靈草礦脈豐富,妖獸眾多,但是偏偏這清河縣內的大山泥土不肥,草木妖獸稀少,巨石滿山,加之水源又少,使得清河一縣百姓家家貧窮,衣不蔽體,食不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