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宵提起文筆,在左右兩旁寫下兩行字。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許清宵落下十四字。
剎那間,大魏天穹之上,出現一朵朵祥云,光芒照入刑部之中,整個刑部瞬間變得宏偉而神圣。
漫天的祥云出現,連綿萬里,一束束光芒照耀在大魏京都當中,沐浴在大魏百姓身上。
而這十四個字,也懸浮于天穹之上,供大魏京都內的百姓觀看。
這是無上祥瑞,這一朵朵的金色祥云,朝著大魏宮廷聚去,為大魏增加氣運。
其中有數朵祥云,落在許清宵頭頂之上,照射一縷縷光芒,滋潤許清宵的肉身。
嘶!嘶!嘶!
這一刻大魏所有權貴真的震驚了了。
對于百姓而言,許清宵彈劾刑部,他們其實并不是那么反感,因為他們也遇到或者聽說過一些不公平之事,所以許清宵彈劾刑部,反而引來民心支持。
只是刑部乃是大魏國本之一,六部之一,許清宵彈劾,雖讓百姓感到痛快,但也讓百姓知道刑部不公,所以影響到了百姓對刑部的看法,也正是因為這一點。
國運受到一絲絲削弱,雖然只是一絲絲,但這代表著的是大魏國運,哪怕是一絲絲,也十分恐怖,是常人無法能夠承受的。
可如今,許清宵以十四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為刑部立言,警示天下,勸人向善,又將今日發生的事情,蓋棺定論,可謂是一語三關。
百姓們明白許清宵這句話的意思,也明白這是為刑部立言,自然拍手叫好,如此一來失去的民心,在這一刻全部回來,而且因為許清宵的到來,更是讓百姓更有希望,認為出了個好官。
也就是如此,天降祥瑞,國運再次重聚,不但把之前那一絲絲補回了,甚至還增加了一絲絲。
就是因為許清宵這十四字。
十四字增國運。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此時此刻,大魏京都,大量讀書人面色尷尬,本來許清宵彈劾刑部,以致于大魏少了一縷國運,他們聚集在此,就是為了彈劾許清宵,準備等陛下宣旨結束之后,就開始討伐許清宵。
勢必要讓許清宵付出慘烈代價。
甚至連怎么罵都已經商量好了,還有人更是寫好了討伐文章,將許清宵貶的十惡不赦。
可沒想到的是,許清宵只寫了十四個字,將他們所有的文章全部變成廢紙一張,甚至有人邀請朋友在家商談如何如何辱罵許清宵。
現在全部成了笑話。
誰也不會想到,許清宵竟然能寫出這樣的千古名言出來。
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讀書人,更是有些懵。
這他娘到底是什么人啊?前有千古名詞,后有絕世文章,然后再來個千古第一駢文就算了,今日更是來了一句千古名言。
這許清宵莫不是圣人轉世?
不是他們夸張。
而是這十四個字,既是勸阻天下人,不要因為是一件較小的善事就毫不關心,也不要因為是一件較壞的但壞事就去做。
這是人生之警句,也是刑部對天下人的警句。
更是許清宵對刑部的警句啊。
這巴掌打的是真夠疼啊。
比剛才仗刑二十還要疼,言語的力量,遠勝刀劍。
刑部之下,許清宵沒有說什么,他靜靜立在門下,沐浴著國運之力,雖然僅僅只是一縷縷一絲絲,但沒入許清宵體內后,這一縷縷的國運,卻如同海嘯一般,但好在許清宵以大日圣體壓制住了。
同時的確就是一絲絲國運,肉眼根本看不見,唯獨許清宵才能感受到。
此時,刑部左右的警句,也彌漫著一縷縷圣意,這是千古名言,可傳至千古,石毀而字不滅,千古之后,這句話才會消散,被天地認可。
大魏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