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升起,初夏清晨的涼意漸漸消散。
濱海大學城旁,鹽河巷,李記私房菜。
市疾控中心的現場流調車停在菜館門口。
流調小組成員拎著采樣箱依次下車。
跟在醫院內詢問病人相比,在事發現場的流調需要更細心。
根據在醫院內拿到的資料,應急小組將傳染源鎖定在李記私房菜內。
“這次按照食品衛生學調查的一般流程,采樣盡量采多、采全,不放過任何環節。”張軍在菜館門口對組員們下命令。
一般現場采樣都有訪談環節,就是對涉事人員按照食品加工過程即從原料開始問到成品,特別要問是否有新用的原料、調料和加工工藝,也包括詢問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
但這次李記私房菜的老板、老板娘,以及昨晚在店里吃過工作餐的所有人都發病住院,現場訪談環節沒了。
張軍注意到這一點,所以當時在醫院時就重點詢問了菜館老板娘和工作人員,將菜館的工作流程了解清楚。
李記私房菜的蔬菜和肉品有固定供應商。
供應商們會定期將肉菜蛋奶送來,菜館也會自制一些酸白菜、豆腐乳、大醬之類,用來制作本店特色菜。
“從表面看,這家店的衛生條件還算好。”高小鵬拎著采樣箱檢查大廳的衛生情況。
帶著手套觸摸大廳桌椅,幾乎看不到灰塵,這在眾多餐館中的確算好的。
菜館后廚。
一排天然氣灶周圍也是明亮整潔,一旁冷藏櫥柜里有未用完的原材料、半成品。
“沒有油污。”楊森檢查鍋灶。
“不能跟經營了一二十年的老餐館比,這里剛開業沒幾天,當然沒啥油污。”
史金龍跟楊森搭檔檢查后廚,兩人一邊采樣一邊聊天。
白榮榮正在后廚各個角落尋找地下室的入口。
因為在醫院中跟菜館老板娘了解到,菜館有一個地下室,里面放了很多自家腌制的酸白菜,還有一大罐豆腐乳,一缸大醬。
“張主任,地下室找到了。”
白榮榮推開一扇破舊的木頭門,一股帶著霉味兒的潮濕空氣撲面而來。
有一排樓梯向下延伸至黑暗中。
樓梯發黑,勉強可看出是生銹的鐵板。
組長張軍趕過來,在入口旁的墻面上找到一個拉繩開關。
輕輕一拉,地下室內亮起黃色的光。
憑借著微弱的光,看到地下室灰白的墻面上到處是污漬,有大塊的墻皮已經脫落。
“外面光鮮,里面真是……”白榮榮搖頭感嘆。
張軍試探地踩了一腳樓梯,沒晃動,還算結實。
“鹽河巷有百年歷史,這些房子每幾年就會換一個租主,每換一次,樓上會重新裝修,顧客看不到的地方就沒人動,這個地下室應該有幾十年沒裝修過。”
張軍一邊說一邊試探地第一個走下地下室。
白榮榮拎著采樣箱緊跟其后。
地下室里,一排排半人多高的大缸沿著墻角排列,每口大缸都用紗布和塑料紙封口。
張軍選擇最靠樓梯口的大缸,解開封口,一股酸白菜的氣味兒飄散開來。
“采樣管和采樣袋。”張軍朝白榮榮招手。
白榮榮立刻會意,打開采樣箱,找出采樣管和采樣袋,跟張軍配合,從酸菜缸采樣。
挨個大缸采樣之后,在地下室一角又找到兩個小罐。
打開之后,分別是豆腐乳和大醬。
張軍用一次性采樣拭子從缸里采樣,“這家老板手還挺巧,只是這自制的腌菜最容易出問題。”
白榮榮在一旁配合著給采樣管開蓋合蓋,“之前看過一個報道,一家人吃了發酵多天的玉米面酸湯子,結果一家人全住院。”
“所以說食用這個發酵食品要非常注意。”
從地下室出來,張軍和白榮榮身上都被沾染上一股霉味兒,還有酸白菜和豆腐乳的酸臭味兒。
“頭兒,你跟小白身上都是啥味兒啊?”楊森雖然帶著口罩,但還是被兩人身上的氣味兒熏著。
“啥味兒?這次中毒事件污染源的味兒!不出意外,小白手上采樣箱里的東西定能查出問題。”張軍的語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