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強撐著身體,緩緩抬起頭,看向一眾兒孫,像是要把每個人都深深地刻入自己的腦海之中。
良久,緩緩道:“眾人不必哀傷,孤王百歲而終,乃是壽終正寢!”
“孤一生有百子,如今只有首子邑考與百子雷震子不在身旁。邑考為救為父,于朝歌遇害,我心中甚是悲痛。百子雷震子于燕山一別,不想卻永無再見之日。”
楊拓在旁邊輕嘆一聲:“文王與雷震子本還有一面之緣,不過他提前救走了文王,以至于文王與雷震子錯過了相見之日。”
文王一手捂住胸口,喘息幾下,又道:“我知眾人因邑考身死,皆深恨紂王,然紂王終究是天下之主,于我西岐有君臣之義。爾等不可以臣弒君,壞我姬氏名節!”
隨后環視眾人,目光停留在姬發身前,道:“吾兒姬發,你上前來!”
姬發聞言,忙行至榻前,握住姬昌雙手,悲聲道:“父王有何事吩咐孩兒?”
文王道:“我死之后,吾兒年幼,恐妄聽人言,肆意征伐。今有國師與丞相在此,你拜丞相為亞父,拜國師為兄長,早晚聽其指教,如聽孤言!”
姬發聞言答道:“是,父王!”
隨即,姬發拜姜子牙為亞父,楊拓為兄長。
隨后,文王又叮囑了眾人幾句,言罷而終!時年九十七歲。
姬昌死后,消息傳出,一眾文武人人悲痛,西岐百姓更是家家掛白,戶戶帶孝。
姬昌身為文王,又是西岐百姓心中的圣主,在這混亂的天下,也只有西岐百姓可以安享太平。
姬昌深得民心,西岐百姓都自發為姬昌送葬!
等葬禮操辦完畢。楊拓,姜子牙及一眾文武,擁姬發為武王,昭告天下。
天下眾諸侯,紛紛遣使朝貢!
不久之后,又聞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叛逃至西岐。
武王姬發率領文武百官,于城門處迎接黃飛虎。武成王黃飛虎年約三十許,虎背熊腰,頂盔摜甲,罩袍束帶。騎著一頭異獸“五彩神牛”,端得是威風凜凜,氣象非凡。
黃飛虎見武王率眾人迎接,急忙翻身下“牛”,上前幾步,拱手拜道:“末將黃飛虎乃是難臣,今棄商歸周,如飛鳥失林,倦鳥失巢。只盼大王能夠收留,怎敢煩勞諸賢相迎?”
武王上前道:“紂王無道,不納忠良,專近小人。武成王乃是殷商鎮國武成王,如今被逼離朝,乃是君不正,則臣投外國。我等自該相迎!”
隨后,武王率眾回宮。于大殿上封黃飛虎為“開國武成王”,并賜下王府安頓眾人。自此,黃飛虎帶其父黃滾,弟黃飛彪、黃飛豹,子黃天祿、黃天爵、黃天祥,義弟黃明、周紀、龍環、吾謙及一眾家將加入西岐。
至黃飛虎棄商歸周,西岐自此多事。先有晁田、晁雷領兵三萬,前來攻打。后有青龍關張桂芳領十萬大軍,前來討伐。
晁田、晁雷尚好應付。然而青龍關張桂芳與手下風林具是左道之士,尤其是張桂芳,擅長“呼魂奪魄之術”,甚是難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