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楊拓為何不讓姜子牙見兩位道人,乃是因為士卒稟報之時,高明高覺就向楊拓稟明,阻路之人乃是伯夷、叔齊二人。
二人乃商臣,先天就與西周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楊拓知其是來勸阻,既然雙方談不攏,又何必再見。
聽其言語,怕是會大大的影響出征的心情。這二人雖有氣節,不食周粟,以致餓死。
不過,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不是一路人,那還不如不見。
大軍過后,士卒才放了二人。二人未能阻攔伐紂大軍,心中悲苦,隨隱居首陽山,終餓死于山中。
西岐大軍進發的時候,汜水關韓榮的急報,也到了朝歌。紂王聞信,勃然大怒。
紂王問眾人道:“西岐姬發,妄自稱王,會合諸侯,以臣伐君,大逆不道。諸卿可有良策,以破西岐大軍?”
有上大夫飛廉出列道:“稟大王,姜子牙,昆侖左道之士,依仗道法傷人,諸將皆不能制。吾薦三山關總兵孔宣,其人擅五行道術,道行高深,可破西岐!”
紂王聞言,大喜,隨遣使詔三山關總兵孔宣,前去迎敵。
孔宣接了詔書,連夜點起人馬,起兵十萬,往汜水關而去。
等孔宣到了汜水關,西岐人馬離其也不遠了。不過因人馬眾多,行動緩慢,晚到了些日子。
此時姜子牙領著大軍,剛到金雞嶺。于金雞嶺收得一員猛將魏賁,武道驚人,連南宮適也不是其敵手。
孔宣趕到汜水關后,見西周大軍還在金雞嶺徘徊,隨即對韓榮道:“西岐諸人,庶幾可擒,我不欲在此等候。快開關門,我去金雞嶺阻攔周兵,也好擒回姬發,解進朝歌。”
韓榮本欲勸阻,然孔宣何等高傲,天下眾人均不放在眼中。隨即領兵出城,在金雞嶺要道,設下營寨,以阻周兵。
此時,西岐前鋒剛進金雞嶺,看有成湯大軍阻于道口,大軍不能過。于是飛報姜子牙,言有十萬大軍在前方阻路。
姜子牙領著大軍,來到道口,果有成湯大軍駐守,且人數不少,一時恐難以速勝,只得停下兵馬,于孔宣營寨不遠處,安營扎寨。
楊拓見金雞嶺有大軍阻路,心道:“怕是孔宣來了!”心中微微嘆息,這孔宣道法高深,神通驚人,西岐一方根本無人可敵。
雖不欲借助外人的幫助,然這孔宣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楊拓吩咐高明高覺探查一下成湯大軍,看來人是否是孔宣。
高明高覺使神通探查之后回報,果然是三山關總兵孔宣。
楊拓知道戰之不過,只得等大軍安營,以待援軍。
姜子牙這時派人請楊拓與黃飛虎,前去商議軍情。
楊拓來到姜子牙的帥帳之中,發現黃飛虎已經到了。楊拓快步走進大帳,正在觀看地形的姜子牙,見楊拓已到。
于是開口道:“兩位,這金雞嶺上有一軍阻攔,帥旗之上書一孔字,不知是誰在領軍?”
姜子牙說完便看向黃飛虎。黃飛虎本是殷臣,對成湯的各個將令了解頗多。是以姜子牙其實是在詢問黃飛虎。
黃飛虎見姜子牙看來,思索片刻,道:“恐怕是那孔宣!”
姜子牙見黃飛虎果有了解,于是追問道:“孔宣乃何等人士?”
黃飛虎答道:“我只知這孔宣乃是一個修道之士,道法高深,早得仙道。在這成湯之中,怕已有數百年的時間。連三朝元老聞仲,也遠沒有他的時間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