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特斯拉、谷歌、優步等科創公司紛紛斥巨資做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究,想要率先搶占未來市場,而各大天使投資人和風投基金也開始蠢蠢欲動、廣泛查找合適的標的。這一切都讓觸角敏銳的陽翰笙覺得,開個公司做研究的條件成熟了。
萬事開頭難,他幾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創業當中去,難免在那時候忽略了他的家庭生活。而為此,他也確實被前妻還以重重一擊。然而事實證明,他的方向和時機都是對的。陽翰笙靠著過硬的技術,擅長運營和管理的共同創始人,以及給力肯干的團隊,贏得了諸多基金的青睞,儼然成為自動駕駛里眾投資人趨之若鶩的創業者。
他的公司“極簡未來”已經融資到D輪,在NASDAQ上市指日可待。目前眾多投行在他身邊像蜜蜂聞了蜜一般嗡嗡直叫,希望拿到極簡未來首次公開發行的項目。他和主要負責管理運營的共同創始人平分秋色,兩人共占了25%的股份,再有10%設為員工獎勵池,剩下的部分則由不同融資輪次進來的風投和私募基金瓜分。
上市之后,一早介入的風投基金大概率會全部賣出手中的股份變現,獲取豐厚的回報率。晚期進入的私募基金則見仁見智,有些喜歡拿長線,有些則選擇盡快落袋為安。
不要以為只有演藝圈的明星才有粉絲,陽翰笙在創業圈里也是赫赫有名的一枚大神,迷弟迷妹在后面打堆,只不過做他的粉絲對專業知識的要求較高,一般人都不知道他每天在干啥,當然更無法了解這其中激動人心之處。
每當他出席創業者論壇抑或是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的會議,總有一堆理工科后輩弟弟和妹子爭相上來與他合照,羞澀地討要他的聯系方式。
當然,他已過了虛榮的年紀,不會陷入這種浮云一般的人氣當中洋洋自得。世人追求強者,如果你能證明自己可以領先行業、替投資人賺錢,那么會有大把的資本和人才找上門來,任你挑選。
但如果你遭遇瓶頸、感覺要涼,那么最先離你而去的,也是這些聞風而動的機靈人。
要想創業成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業者必須要如磐石一般堅定不移,甚至具有一些偏執狂的特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他們最常見的為人處事態度。
其實也很好理解,假若創業者也如蘆葦一般搖擺不定,今天打一槍明天換一炮,想一出是一出,那么怎么帶領旗下的若干員工,說服墻頭草般的投資者?
當然,做人不能太理想主義,畫餅畫得再圓再大,都不如拿在手里的真金實銀。有錢賺、未來有盼頭才能籠絡人心,必要的商業考量亦是不可或缺的。
盡管陽翰笙的版圖鋪的很大,將來計劃要吃下卡車自動駕駛整個行業的肉,做到壟斷市場的地步,但現在他給極簡未來的定位是技術驅動型創業公司。目前涉及的技術研發多集中于人工智能領域,包括圖像識別、機器學習等。
以企業創始人的身份做研發,與在學校里以學者身份做研發是有區別的。在創業初期,主攻技術擔任CTO一職的陽翰笙帶著手下團隊集中針對能夠快速變現的技術進行研發推廣,并將研究成果迅速落地成為能夠銷售的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