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楚嬴帝也不見得多在意自己的身后名。
陛下心想:朕都死了,以后什么罵名美名跟他有個甚的關系?
有本事他活著的時候推翻他啊!
可惜,一群弱雞的讀書人就算口若懸河,沒兵沒武器,除了嚷嚷幾句昏君,還能咋樣?
何況也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是傻子、酸儒,更多的還是十分推崇楚嬴帝,沒有這樣的一位君主,何來大楚廣闊的疆土?何來萬國臣服的盛世?
而且楚嬴帝極其看重寒門子弟,上位期間,給了不少寒門子弟入朝的機會,大興文學,開辦學院,真正的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若非如此,這些年,楚嬴帝不斷地打壓世家門閥,可朝堂從沒亂過,地方也不缺官員,楚嬴帝更從沒無人可用的窘境。
這些時不時在朝堂蹦跶、跟楚嬴帝唱反調的御史文臣,很多都是世家勛貴出來的,他們的利益一再被楚嬴帝剝奪,一再被寒門擠壓,能不跳腳嗎?
可惜,跳腳也沒用!
就這么多年來,楚嬴帝對朝堂,對整個大楚的掌控越來越強,底下百姓越過越好,真正的太平盛世。
就算那些世家門閥想要搞什么清君側,想要謀反,沒名義,也沒人呼應,更沒兵權。
他們除了天天在家里詛咒楚嬴帝早點駕崩,除了螳臂當車各種想弄死楚嬴帝的暗殺刺殺,還能干啥?
就是,如今楚嬴帝還穩坐帝位,可那些搞事的世家全部傾覆。
楚嬴帝這暴君怎么就這么長命呢?
這是不少世家勛貴,還有太子皇子們共同的心聲。
他們不知道的是,之前楚嬴帝確實差點就被他們給殺了,遺憾的是,半路殺出錦離這個程咬金,硬是憑著她逆天的運氣,強硬的后臺,輕而易舉地解了楚嬴帝身上的毒和治好了他的傷。
搞事十多年,死了不知道多少家族才把楚嬴帝逼到絕境,一朝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功虧一簣,多少人捶胸頓足,唯有跳樓才能解千愁。
被楚嬴帝點名的幾個官員腿一軟,膝蓋撲通一聲,磕在太極殿的大理石磚上,那聲音真真是令人精神一震,心情甚是不錯。
“臣等絕無異議,陛下圣明。”
幾個官員腦袋抵在地上,冷汗直冒,就怕楚嬴帝下一句來個:那你們也陪著王御史一起讓三司會審,查查跟幾個罪族之間的關系,免得說東廠是奸佞,說朕是昏君。
別懷疑,這話楚嬴帝真的說得出。
這位陛下也不是第一次宰御史了!
他才不管讀書人怎么口誅筆伐呢!
不過,他們也是有點太看得起自己了,又不是什么文壇大儒,真以為自己在文人學子那有多高的地位呢。
還可能他們被擼了官職,那些清貴的讀書人心里還高興呢,畢竟官位就那么多個,一個蘿卜一個坑,拔掉原來的蘿卜,其他人才有機會占坑不是嗎?
楚嬴帝倒是沒真的想把朝堂上的這些酸儒都該擼個干凈,這樣不僅會讓朝堂氣氛太過低迷,也會把那些世家勛貴逼得太過,亂起來又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