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子,活著就好了,靠我們自己……”
妯娌們聽了老太太的話,都愁眉不展。靠自己,怎么靠呢?她們累死累活家里卻越來越清貧。
能賣的就賣,能換東西的就換東西,最后李家家里只剩下了一口鍋,勉強應對吃飯。一開始家里還不太適應,做一頓飯,來回刷鍋幾次。漸漸發現,一口鍋足矣!家里可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了。盡管每一個耕種季節,女人在田間拼命勞作,家里的糧食還是不夠吃。老太太怕餓著孫子孫女,還如從前般無保留的把白米細面做給他們吃。幾個月后,孩子們也只能跟著大人一起吃玉米面、紅薯葉、咸菜條了。
李家窮困,讓人人都沒有了輕松閑暇的時間,她們雖然形容消瘦,但氣色反而好多了,梅爵內心感慨禍福相依。困乏讓日子不在日夜糾結中度過,就不顯得漫長,似乎快多了。
這天,眾人疼愛的李民源病了,看見孩子一臉的饑瘦色,老太太心焦的問孫子:
“小丫丫,乖孫孫,你想吃什么?跟奶奶說。”
“奶奶,我想吃以前家里做的軟軟的白面肉包子。”
聽孫子說想吃肉包子,老太太和兒媳婦們商議,如何弄點兒面和肉蒸幾個包子給孩子吃:
“去買點面和肉兒吧,總之給孩子做幾個包子解解饞吧!”老太太慷慨道。
“娘,買,哪有余錢了。現在,誰家有錢也是好好存著,為了年節時能吃到白面和葷腥。我們家還不如人家,一點積存也沒有了。”大兒媳婦皺著眉說。
“家里……這……那我們去跟買賣人賒點兒肉、面,或者借也行……”
梅爵皺起眉說:
“娘,小孩子多喝喝開水就好了,別慣著他。”
眾妯娌聽見梅爵說讓侄子喝白開水,哽咽落淚。
老太太聽六兒媳婦無奈的話,憂慮他們一家的日子要怎么才能過好呢?
“這日子要怎么過,我們還真是要多上心了……”老太太看看孫子孫女的小黃臉,無奈抹淚。
“總有辦法讓日子過好!”韓章姁信心十足的說。
聽了韓章姁的話,妯娌們有些頗受鼓勵,可是怎么能過好呢?她們又覺得滿懷的信息空洞無力。
晚飯,喝完每人一份的稀粥,李姝妍和母親回到長房,沒多久她就哭起來:
“媽,我還餓!嗚嗚……”
“你現在正長身體,所以餓的快。可是餓也不能吃了,家里多出的那一點點兒東西,要留給你弟弟!”
“弟弟是六嬸的孩子,你為什么比六嬸還疼他!”
“因為媽從你外祖父那里一無所有的回來才明白,這個家沒我們,只要有他,家就還在。如果他沒了,我們在,家還是會沒的。所以什么時候都要以他為重。沒有辦法的!唉,誰會想得到,這家里人,喜歡的,不喜歡的,都成了掛一根繩上的螞蚱,而那根繩子握在一個小小的孩子手里……”
李姝妍聽不明白母親的話,淚眼汪汪的想著吃的,饑腸轆轆的感覺越來越抓撓腸胃,心中暗暗惱恨這個人人都疼愛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