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狂熱的氣息似乎在大地上漸漸消退了時,三伯母再次鄭重提醒侄兒的任務:重新修整好李家荒蕪凌亂的祖墳,更重要的是把李家所有客在他地的男人們的墳墓都遷回李家祖墳安葬。
梅爵雖然不迷信,但是想想這個家經歷了這么多措不及手的是是非非,她還是尊重眾人期望的意愿,沒有阻止三嫂一再的叮嚀兒子:記住你祖母交代的李家的規矩:遷移修整李家墓群,一概不要讓女人插手。李民源很是聽話的點頭銘記……看見兒子輕快的點頭,但是梅爵卻心頭打顫:他一個人的擔子實在太重了,而他全然不知!
韓章姁見侄兒媳婦居然能放下城里的優越生活和侄子一起回鄉下來,高興得一天到晚合不攏嘴,時不時夸獎覃紅星。
梅爵看著年輕的兒子和兒媳婦,感受到了歷史前進的步伐,自己已經被甩到了歷史的邊緣,眼下能做的,就是努力讓這個家朝上坡路走了,但是眼前空泛,感覺有心無力,也只有瑣事可以著手,琢磨應該讓三嫂一起想辦法,留住兒媳婦。但是這天早飯后,她看見三嫂在收拾自己的東西。三嫂要走,梅爵揣度她大概看見自己和兒子兒媳團圓,覺得自己多余。如果韓章姁走了,這個家,妯娌中竟然是她一個人支撐,可是她還是把自己看做這個家里的客人,客人支撐李家,客人挽留主人,這一定是李家前人中任誰都想不到的事吧。
梅爵就把兒子、兒媳婦叫到跟前,語長心重的告訴他們:
“你們三伯母自從女兒出嫁后,農忙時就在家干活,農閑時她就時不時跑去女兒家住,為的就是省口飯,讓我能吃的飽一點兒。我也明白,就催她不要總是在外頭住,否則人家會說閑話。你們三伯母就會不客氣的說:我是她們的媽,怎么樣,我還呆不得,哪個呆得?我只好把省下的糧食,裝些送給你們三伯母所在的女兒那里,你們三伯母很過意不去,就少在你們姐姐家些時日。你們姐姐又擔心我們日子不好過,就把雞蛋、果菜等副食送來給我們些。各自的日子相互幫襯謙讓總算還熬得過去……剛才看見你們三伯母在收拾自己的衣物鞋襪,也許是你們回來了,一天圍著我轉,她覺得自己多余,要走,一會兒你們要和我一起留她在家。她年紀大了,小腳出門不方便,而且我們在,她也沒有在別的姓氏家里養老的道理……”
李民源夫婦答應著。
梅爵又向兒子、兒媳婦訴說了這幾年間自己和韓章姁相濡以沫的點點滴滴,告訴他們:
“你們今后要像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她,否則她在這里就沒有家的感覺。”她說著突然感傷得眼淚掉下來。她連忙擦擦眼角,繼續說,“你們的姐姐們,都出嫁了!可是每一個人都嫁得不是滿意。大姐,嫁給鄰村的周家的殘疾兒子,那人跛腳,好在那家人一直對她不錯。雖說當時周家還挑剔我們家成分不好!你大姐因為娘家的成分差嫁給殘疾人,心里一直有點兒怨氣,平常除了拜祭等的禮節之事會回來,她平常從不回來看看。你二姐三姐都嫁得勉強滿意,不過婆家都很窮,又都離李家莊子較遠。她們姐妹兩個倒是嫁了同一村子,相互照應著,也算你三伯母這輩子積德行善的福報了!只是回來單程就要走幾十里路,實在是不方便。她們一年也難得回來幾次。不過農忙時,這姐妹兩家就會來幫忙,忙完這邊的又趕回去忙自己的。你們回來了,以后就讓她們農忙不要再來了。”
“嗯嗯!”李民源看著母親,連連點頭答應。
覃紅星點點頭,不說話。
現在,見李民源回來了,韓章姁果然提出要去女兒家。她覺得也不用陪著梅爵作伴了,自己再在這里,委實多余。她說想去給女兒們照看孩子們……
侄子聽三伯母說出要走的想法,就按照母親說的竭力挽留:
“三伯母,你去看姐姐們可以,只是這里才是家!你走到哪里去,我都要養您的老。您不管去哪里,我都要去把您接回來……”
聽到侄子說給她養老,韓章姁眼紅了……我們妯娌一群人守著這個家這么多年,盡心盡力看護著這個孩子,不就是為了這一句話么,而今聽到了,無比的欣慰。
覃紅星也借口要跟三伯母學習怎么做農村的家務事,請她不要走。韓章姁欣慰的點頭應允。
這之后,李民源,尤其是覃紅星,對韓章姁親近多了,盡量不再是客套萬千。這讓韓章姁更是夸獎自己的侄兒媳婦懂事。梅爵周旋在他們之間,為讓他們相互挽留,支撐李家,好費一番心思。
晚間不忙時,李民源就忍不住問三伯母和母親她們這些年他不在家時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