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
“吃點東西,等下午才能見到了!”老人家說著,端來一個白柳編深底盤,盤子里擺著熟紅薯干。
她只拿了兩個熟紅薯干。她知道人家給她吃的是因為她和最高領導來自一處,且她要找的人是最高領導。她吃了幾口,想起了什么,和老人家打了個招呼,趕緊出了大門。
既然領導是李家莊子的人,還有找的必要嗎?就怕找的結果連老大和老二的學也上不成了。李家沒有與他們李家莊的其他人對抗的力量,現在是曾經的窮人一手遮天。這一刻忽覺丈夫的謹慎是正確的,但是退避三舍不能解決孩子讀書的問題,怎么辦?她覺得一個人在浴血奮戰,找不到出路,也不見幫手,很無助,很累……
如何破這個棋局?她想到了表舅舅,他一定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可是他在哪里呢?再想想自己覃家的親戚,能靠的人已經都走了,那就還是回去暫且靠自己吧……
進一次城不易,走在街上,看見出售的食品,她狠狠心,用票給孩子們買了一包白面饅頭和一斤肉,就有氣無力的往回走。孩子們現在一定在家里期盼萬分的等著進城的母親帶好吃的回去呢……
轉眼到了臘月,辭完灶,離年就越來越近了,到處是一派忙著備年的景象。李家莊子家家戶戶越來越忙碌,備年是忙碌的內容中最主要的部分。巷子里時而響起或遠或近的鞭炮的炸裂聲。大紅的春聯都備齊了,嶄新的衣裝也都剪裁縫制好了……但是李家莊子里只有李家冷冷清清的。
李家的小麥早就吃得差不多了,能多多磨面粉的只有紅薯干;雞也賣光了,只有空雞窩臥在墻角,孩子們也沒做新衣裳,只能穿平常的衣服。而他們的平常穿的衣服也沒多少錢買布料,有的是改了大人的。家里能吃的東西不多,倒是柴草不少。
寒假一開始,李維軍就領著弟弟妹妹們到野外撿柴拾草。是他們自覺要去的,因為他們的心里都揣著一個白面饅頭、肉、魚飄香過大年的美夢。而要實現這些夢,就需要柴火。母親一天操勞不已,沒有空暇出去撿柴;父親每天一早出去,天黑回來,或空手,或背著筐子,筐子也多空來空去,也不敢問在他干什么。所以他們就自覺去干活,朝著自己好夢靠近些。
早上,老大老二寫了一會兒作業,又哄哄著要去撿樹枝。老三說:
“大哥,我們今天去后山溝吧,那里樹多,肯定就有干枯樹枝。”
“嗯,樹枝比草葉耐燒,還不占地方。就去后山溝!”
“去后山溝啰……”
“你們又要去撿柴草啊!老五不要去了,看著妹妹。老大你領著弟弟出去要小心,別磕著刮著……”覃紅星正在淘洗玉米和一點兒小麥,聽見孩子又自覺要去撿柴草,連忙囑咐。
“知道了!”李維軍回答母親道。
“差不多就回來,別走太遠啦,你弟弟們年紀小,走不動遠路……”
“知道了——”
孩子們出了門,奔后山溝而去。后山溝看著不遠,可是走起來,卻一直到不了。幾個孩子,拖拖拉拉,總算快到樹林了,老三一屁股坐在了路上,說:
“大哥,我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