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埃及人都有將尸體做成木乃伊保存下來的習慣,無論貴族還是平民皆是如此,只不過貴族的木乃伊制作精良,尸體可以長久的保存,法老甚至能夠修建金字塔這種宏偉工程來作為自己的陵墓。
但普通平民就只能把尸體像臘肉那么風干,也沒有好的布料包裹精細,更沒有什么宏偉的陵墓,就這么普通的下葬了。
然而托埃及自然氣候干燥的福,這些尸體在沙漠氣候的影響下會很快風干,如果沒有被盜墓之類的活動損壞的話,那么尸體將留存在地下,幾千年都不會損壞。
也正是因為如此,陳墨在派出了自己手下這些用克隆技術制造出來的侍僧之后,很快就從開羅周邊拉出了差不多八十多萬亡靈,分批送到了運河區的工地上。
在這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之前開羅之戰的時候死去的人,其中有人認領的尸體會被領走安葬,但剩下無人認領或是已經被打得太爛沒法辨認的尸體則會被轉化成亡靈勞工,送去干活。
這也是陳墨之后打算實行的政策之一,死去的尸體如果有人負責領走和安葬,那自然任其安葬,但沒有人認領需要公共部門處理的,將會被轉化成亡靈勞工,然后為國家干活,直到掙夠自己的棺材錢才會被埋進土里。
并且即便如此,這些尸體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也還是會被挖出來,轉化成亡靈勞工或者亡靈士兵。
其實陳墨本身是想征收尸體稅的,也就是埃及的國民死后,尸體還要為國家工作。
當然如果直接這么干,肯定是不行的,無論埃及人的傳統再怎么重視尸體,直接把死人拉起來干活都還是過于驚世駭俗了。
陳墨所設想的是開放死后復活的服務,這對于一個死靈法師來說當然不是什么難事,復活尸體的方法那么多,他隨便就能拿出來十七八種,在每個城市布置一個大型的被動復活法陣,有人死了就自動激活復活程序,對于陳墨來說并不是什么很難做到的事情。
這樣一來,埃及人死后,可以復活成亡靈繼續生活,但作為復活的費用,需要亡靈為國家服務十年,如果家人有錢繳納復活的費用,則可以不用服務十年。
這樣一來,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死后依舊能夠為陳墨做貢獻,只不過富人貢獻錢,窮人貢獻尸體。
復活之后的亡靈并非就此完全自由,不需要其他額外的投入,因為無論尸體還是骨骼,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腐爛和損壞。
如果是窮人的話,只要為國家服務,那么維護的費用自然是國家負責,只不過需要在服務年限上往上累加一份維護費而已,而富人的話就只能自己出錢購買維護服務了。
這樣一來,無論是大量的下級亡靈還是財富,就都可以十分順利的進入陳墨的口袋了。
唯一的限制也只不過是人們對于復活亡靈這件事情的接受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