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馬涅羅眼中卻精光畢露!
十一個人打籃球,固然很難。
在足球場全場打籃球,也很難。
但……如果只是把區域控制在中路中場和前場之間的一小塊范圍內,把參與球員控制在五個人左右,那可行性是不是就大大提升了呢?
常規的足球配合也就是兩三個人,現在不過多了一兩個人,以球員的能力和理解力完全可以接受。
在中路中場靠前的位置,如果能夠通過頻繁的交叉換位拉走對方防守球員的話,分分鐘出直塞!
而且無論是助攻還是進球,不指定球員,而是看哪個球員跑到了那個位置。
這樣也能夠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
“但這種配合,可能需要長期的訓練才有可能達到。”馬涅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支持陸陽的理念,甚至有了想要在意大利國家隊這么搞一搞的意思。
但就當前而言,還有幾天的歐聯杯次回合,是陸陽這種建議幫不上忙的。
陸陽點頭道:“是的。這個理念的闡述,主要是為了引起認同。我們當然不可能從一開始就這樣做,甚至在未來的一兩年內我們都未必能夠實現這種踢法。”
無論是曼城還是有些類似的宇宙巴薩,都花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才適應這種踢法的。
傳球從來都不是瓜迪奧拉戰術的奧妙,那是德布勞內的奧妙。
瓜迪奧拉真正的訣竅其實是連續換位!
“拿我們踢的352來舉例,我們的控球位置本就比較高,天然處于我們剛剛所說的中場靠前的區域。”陸陽道,“我們以前的雙后腰是后撤的,但現在我們讓雙后腰也上來,并且和我還有坎耶斯這兩個邊前衛進行交叉換位。”
“主要是我們內切到他們的位置上,暫時充當后腰,而他們去踢中場。”
“這時候前場的巴伊扎米和索格爾分別向左右拉邊。他們的雙中衛起碼有一個會被拉出去。就算不被拉出去,他們的防守陣型也會擴張,彼此間距被拉大。”
“莫里奇這時候前插,沖擊對方防線。我和坎耶斯其中之一前插。這時候我們已經形成了3133的結構了。如果莫里奇沒有機會,那么足球繼續在中場傳遞。我也會上來增加出球點,應付對方的逼搶。”
“我和坎耶斯都是本質上都是邊翼衛,我們在邊路插上參與進攻大家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我們在中場區域的時候,他們會默認我們主要是在參與防守。”
“這時候我和坎耶斯如果在肋部二度前插的話,我們就會形成一個325的進攻結構。”
“我和坎耶斯這時候有極大概率能夠跑出單刀,到時候持球球員只需要往我們兩個中機會更好的那一個前方傳球就行了。”
陸陽說完,戰術白板上已經出現了數條穿插跑動的路線。
這是補充他剛剛講述期間,中場和兩個鋒線球員的奔跑路徑。
比如鋒線拉邊之后的回撤,然后又和莫里奇換位,以及凱恩特的橫向移動接應等等。
聽起來有點麻,但做起來并不是很復雜。
只要對方愿意給圣雷莫在中前場持球的機會并且不緊逼,那么圣雷莫陣型一落,莫里奇一聲哨響,連續換位工作就可以跑起來了。
到時候有機會就直塞,實在是沒機會就分邊讓邊路去下底傳中。
爽歪歪!
“因為時間的原因,我覺得現在有一左一右兩套簡單的跑位戰術就可以了。也能夠記得住。”陸陽說道。
馬涅羅第一時間掌聲送上。
這兩套跑位確實簡單,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陸陽和坎耶斯在肋部位置一路前插。
雖然陸陽的左邊前衛以前也有內切至內部位置破門的踢法,但這是兩種本質截然不同的在肋部活動的戰術。
前者是靠陸陽的個人能力,可以說每一次內切都是陸陽價值的體現。
而后者則是戰術價值的體現,換誰去都能跑出機會,那么球星的個人能力就可以用在更靠近球門的位置了。
這套跑位的靈魂之處是陸陽和坎耶斯在中場過度的那一下。
那一慢,就讓人覺得陸陽和坎耶斯是中后場球員,從而給他們的前插提供了最大的偽裝。
……
接下來的幾天,圣雷莫開始反復演練這種高位下中前場“瞎捷豹跑”的戰術。
三個后衛,還有拉姆的跑動任務都不重,但他們要對隊友的跑動意圖有一定理解才行。
如果球隊因此被打了反擊,就要靠他們中的某些人提前的上搶去延誤,也要有人及時退防,避免對方過于輕松的獲得單刀。
三月十七日,如期而至。
圣雷莫做客不萊梅市,客場挑戰云達不萊梅。
因為主場球衣的顏色是鮮艷的綠色,云達不萊梅綽號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