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從帕克的話中,已經知道他口中的那位“可憎”的老頭,甚至是一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的,學識淵博的老地質人,指導任何一個金礦項目都是綽綽有余的。
可是在帕克的口中,那位老地質人的形象,變成了面目猙獰的“壞人”。
不知道其中有什么誤會或者誤解。
不得不承認的是,國外的勘查制度,跟華夏國內的勘查制度,那就是截然不同涇渭分明的兩種模式。
國外的勘查,一般都是由私人公司開展,自己籌錢,自己開展工作,找到礦了也是自己的。
甚至于對見礦的標準、礦床的規模,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
但是在華夏國內,找礦大部分時候都是國家層面的公益性行為,為了監督資金使用,規范找礦工作,設置了各種各樣嚴格的審核制度,規定了統一的礦床劃分標準。
兩者之間,有利有弊。
兩種找礦制度的碰撞,在溪南資源公司進入華夏土地上投資找礦開始,注定了不可避免。
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至于在帕克的口中,那位老地質人如此的不堪。
背后恐怕是另有隱情。
他內心一點沒有崇洋媚外的想法,也沒有覺得面前這位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找礦探險家,有任何高人一等的資格。
李唐注視著帕克的那雙小眼睛,繼續詢問道:“我想,如果帕克先生不能夠跟我坦誠相待,那么就算我答應了你們的合作,將來在開展項目過程中,咱們之間也一定會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說句實誠的話,我的找礦方式方法,其實就是從我們華夏國內很多老地質人身上學來的。我的態度跟前輩一樣,尊重我們國內的制度,按照規范做事。你們西方那套自由找礦的模式,在這里肯定是會水土不服的。”
一聽這話,帕克反應也很激烈,“哦,不會吧,你也跟那些老頭一樣接受不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我掌握的,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找礦技術!”
對于這一點,李唐很自信,甚至有些自負,“我能夠找到青龍銅礦,這就是我的本事!”
“找金礦不一樣,我們在找金礦方面,擁有絕對的權威!”帕克的氣勢同樣不甘示弱。
“爭論這個沒有意義。”
李唐凝視著對方的眼睛,態度強硬的問道:“你必須告訴我,那位老地質師拒絕合作的真正原因!你不說清楚,那么我是不會輕易和別人合作的。”
“真的,你們華夏人的思想簡直太落后了。”
帕克從包里掏出一沓鈔票,在空中揮舞,如此的張揚,“難道你這樣的年輕人,也不喜歡錢嗎?有了錢,你就擁有了一切,大房子、女人、游艇!”
“我喜歡錢。”
李唐心里的警惕越來越濃,因為對方一直在喋喋不休的發牢騷,試圖在掩蓋著什么東西。
從一進門開始,這個外國人就在努力的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試圖占據話語權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