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武礦集團旗下的貿易公司,也在大量進口這三家礦業巨頭的鐵礦石。
“明年的鐵礦石長協價,比今年上漲一大截,這是肯定的。”
盧晨義伸出四根手指:“明年的離岸長協價,四十鎂元一噸!”
“一下子上漲這么多?”牛福稍微心酸一下,大為驚訝:“上漲了將近20%!”
“新日鋼首先談成了價格,寒國、鷗洲那邊也接受了這樣的價格,我們只能被動接受。”盧晨義有些無奈。
鐵礦石價格的大幅上升,蠶食的是他們這些鋼鐵企業的利潤。
他們生產鋼鐵,也不是隨便漲價的。
不過好在國際市場上的鋼鐵價格,也是一直在上漲的。
這樣的價格,他們雖然有意見,但也還能接受。
畢竟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留有余地。
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也不全是壞事。
就比如說,產業鏈的上游,鐵礦石生產商,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酒桌上的人,不禁把目光紛紛看向李唐。
這個年輕人,正在義無反顧的進入鐵礦石生產行業,徜徉在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鐵礦石生產基地——皮巴拉地區。
在鐵礦石最低迷的時候,最所有人最不看好的時候,他逆流而上,逆天而行。
他們看不懂這樣的行為,但確實佩服年輕人的膽量。
牛福再一次想起了李唐跟他交談過的話音,這個年輕人,是如此的堅信鐵礦石一定會是下一個風口!
而且這個年輕人也這么去布局了!
不得不說,市場的變動,又一次驗證了他的判斷。
“李唐,我聽說你跟立拓簽訂了鐵礦石運輸協議?”盧晨義再次看向李唐。
“是的,不過運輸量不大,只有六千萬噸。”這不是什么新聞,李唐知道國內的鋼鐵企業一定也了解到了這個信息。
“什么時候能生產出來?”盧晨義鄭重問道。
“計劃在2005年前。”
“礦石質量能夠保持穩定嗎?”盧晨義還是有所顧慮的。
煉鋼高爐對于鐵礦石的品質,也是有所要求的。
就像人對食物有要求一樣,如果是變質的東西肯定是不行。
“我們做過選冶試驗,礦石質量肯定是不錯的。”李唐對這一點很有信心。
“希望你能夠擴大產量,到時候我們直接跟你談價格!”盧晨義很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
跟自己人談生意,怎么都能夠得到更多的優惠。
當然,他也沒有當場說要跟李唐簽下購買鐵礦石的合同之類的。
畢竟連贏礦業的鐵礦石,還不知道能否穩定供應,根本滿足不了海港鋼鐵的需求。
他們海港鋼鐵需求量大,主要還是需要依靠三大鐵礦巨頭。
可以說,兩家企業的身份地位,現在肯定是不對等的。
他也就是那么一說,也沒真覺得連贏礦業也好,李唐也罷,未來真的能夠影響整個鐵礦石的全球格局。
“我們很快就會建設礦山,爭取盡早運出第一頓鐵礦石!”
李唐知道別人依舊不看好這個項目,但他自己確實很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