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朱有信對面的秘書,也連忙站起來,給李唐讓座。
“我喜歡站著吃。”
李唐沒好意思占用別人的的座位,端著碗疑惑道:“到這邊來,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對,是挺巧的,你居然也在這里。”朱有信沒好意思說自己專程為了來這里等他。
之前打電話跟李唐聯系的時候,知道李唐在這邊,也沒說自己要來。
結果其他鋼鐵企業的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這就尷尬了。
“我在這邊幫海港鋼鐵做一個鐵礦的勘探項目。”李唐解釋道。
“我聽說了,找到了一個大型磁鐵礦,還發現了一個劉鐵礦層,是吧?”朱有信笑呵呵道。
“這事這么快就傳到三湘省了?”李唐倒是意外。
現在網絡信息還沒有大爆炸吧,消息傳播這么迅速?
“這么大的事情,我們又都是業內人士,肯定都聽說了。”
“尼合鐵礦勘探工作才剛剛開始,遠沒有結束。”李唐倒也沒有糾結消息為什么傳播這么快,“作為深部找礦的探索項目,算得上是半個科研項目,尼合鐵礦想要完成預期的目標,至少得一兩年。你們估計都聽說尼合鐵礦找到了大型礦床,其實具體的儲量數據還沒算出來。目前說是大型礦床,其實不算太準確。”
“不是大型鐵礦?”朱有信疑惑道。
“是,基本上可以確定是一個大礦床,但具體數據還沒出來呢。”
“你都這么說了,那也差不多。”
朱有信對李唐的能力和判斷那真是沒有任何一點懷疑。
與此同時,也是羨慕不已。
前些年紛紛關閉的鐵礦山,這兩年又都復活。
國內的鐵礦生產,進入了一個難得的井噴式發展時期。
名下有鐵礦山的鋼鐵企業,現在嘴巴都笑歪了。
看著別人花高價錢采購鐵礦石,看著別家競爭對手成本高昂,還有比這更讓人高興地事情嗎?
華凌鋼鐵一直在擴建,對鐵礦石需求越來越大。
這種情況下,保持利潤率,唯一的辦法就是壓縮成本。
而壓縮成本,只能通過自己開采鐵礦。
可是公司手里沒有礦權!
尤其是在現在各家鋼鐵企業的產量都持續增加,市場逐漸飽和,競爭壓力是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向上游發展,成為了大部分大型鋼鐵廠的主流選擇。
可已發現的優質的鐵礦權,別人也不會賣了,現在行情這么好。
想要發現新礦床,哪有那么容易。
只有一條道,請李唐!
就跟請神似的,有點迷信的色彩。
“你們是為了磁鐵礦過來的?”李唐算是反應了過來。
“過來參觀學習一下。”
朱有信呵呵直笑,然后岔開了這個話題,拉拉家常,聊聊感情:“你表哥范和光,在我們公司的倉庫工作,清點記錄入庫出庫的鐵礦石量。他在崗位上,表現非常出色!”
“是嗎?”
李唐當然記得自己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