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拽住老二,沖他搖搖頭。
眼看對面亂了,穗子卻始終噙著笑,悠閑自得,這態度讓對面的人摸不清頭緒。
“大家安靜一下,我來問幾句。”對面站出來一個看著很有威望的長者。
“女娃娃,你為什么要恭喜我們這里是爺們說話的地方,讓你男人出來說話,他要是沒跑路,就應該出來說幾句的。”
“我恭喜大家,是因為我們這單的利潤超出原有預期,國際e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再創新高,簡單的說,大家到手的錢,會比咱們之前談的還要高”
穗子用非常專業的態度說著忽悠人的話,盡管她對面站的是一群農民,完全聽不懂她說的是什么,但依然被她這倍兒地道的說辭糊弄的說不出話。
前面那一串全都聽不懂,唯獨后面這句,到手的錢,都聽懂了。
“能高多少”馬上有人問。
“至少高一成出來,具體點說,大兄弟,你原來應該分多少錢”
“我家有12畝地,畝產600斤,除了交公糧,都給你們了,一家老小都指著這過下半年,你們要是跑了,我全家都得上吊”
回話的這個大兄弟沒有正面回答穗子,而是捂著臉蹲在地上,愁眉不展。
好不容易盼到了分田到戶,還以為能搭上個致富的快車,結果攤上這么檔子事,糟心程度不言而喻。
穗子同情地點頭,這位大兄弟應該不是挑頭的,正如這里面百分之九十的人一樣,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
于情于理,她和于敬亭都不能傷害這些人,畢竟她和他也是屯里走出來的農民娃。
“我來給你算筆賬,你畝產600斤12畝地,扣除你們當地交公糧的標準,減去一家老小的嚼頭,我們收購價035一公斤,你原本到手應該是700元,但因為我來了,所以你,還有你們現場的每一個人,收入都將會增加,以你為例,你這次到手至少800元,鄉親們,多100元的概念是什么”
穗子聲音不算特別大,但是所有人都聽得入了迷,于敬亭的幾個兄弟全都傻眼。
這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個話不多的大嫂
“100元,按著咱當地的物價來算,能抓4頭小豬崽還有富裕,這兩年飼料質量越來越好,咱農民養一頭小豬到年底都能支付家庭一部分開銷,4頭豬如果養大,什么概念”
穗子站在那使勁秀了一波知識儲備以及輕易不展示的口才。
舉的例子過于貼切農民生活,這里面大部分人都聽了進去,順著她的思路暢想未來。
單獨說漲了100元,可能吸引力還沒那么大,被她畫了個大餅,真就覺得未來可期了。
“你怎么能保證一定長大呢,4頭小豬崽得吃多少糧”
穗子等的就是這句。
“各位鄉親算是問對人了,我和我丈夫都是苦出身,自幼也是長在屯子里的,uu看書你們現在的生活都是我們當年經歷的,我們知道你們的難題,也愿意為此付出努力,用我們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幫助大家化解問題。”
穗子從包里掏出殺手锏。
這是她和于敬亭的畢業證,紅色的封面燙金的學校名字格外顯眼,這是穗子不得已而亮出來的殺手锏。
在這個重視知識的年代,這兩個紅本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果然人群更安靜了幾分。
------題外話------
這個作者是聽了多少講座領雞蛋才能寫出如此傳神的忽悠套路嘖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