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后一時沒忍住,淚若決堤的河水一般,“你們父皇有很多的子女,但母后只有你們五個,你們都是母后的心頭肉,但正因為這樣,母后才為難。”
顧春的那雙眼眸瞬間溢滿了心疼,他又一瘸一拐的到了皇后的身邊,輕撫皇后的后背說:“母后的苦衷,我都懂,我不會讓母后為難的。”
劉皇后又說:“盼春是個好孩子,她這么多年對你盡心盡力的,你要待她好。”
顧春點頭,“她是我的發妻,我自然會對她好。”
“以后到了封地里,多與母后寫些家書。”劉皇后依依不舍的注視著顧春,也許這一別,就是永別。
她不舍,可她必須這樣做,她不能讓她的兒子們因為爭權奪利而沒了命。
見氛圍很是有些傷感,顧昭就刻意的出聲道:“看著母后對二哥這樣不舍,也不知往后我若離開,母后會不會舍不得我。”
他就跟個要糖的孩子一般。
皇后被逗笑了,“瞧你這話說的,倒好似本宮偏心一般。”
顧昭又鄭重其事道:“母后,我想去北疆尋舅父。”
劉皇后吶吶無言,“你在胡說些什么,邊疆兇險,哪里是你個公子哥能待的地方。”
劉皇后覺得,她的小兒子就適合在富貴鄉里待一輩子,顧昭同長子和次子都不同,未曾經歷過一絲一毫的險惡,余生也該是這樣。
顧昭明白劉皇后所想,只是可惜,大抵劉皇后也不會想到,世事多變。
往后他會因為兄長們的不甘平庸,互相殘殺而成為太子,又成為皇帝,偏受困于外戚。
雖說眼下因為他的重生改變了一些事情,但無論怎樣,削減外戚的勢力這一點不會錯。
倘若將來登臨帝位的是他的兄長,他也可為其左膀右臂,使其不若上一世的他一樣,受外戚的干擾。
劉皇后打量他說:“你該不會是因為秦寧的緣故,才想去北疆的罷,這不行,沒的商量!”
顧昭道:“并非因為秦寧,兒臣只是單純的想去歷練一番,父皇已經答應了。”
皇后頓時一噎,罵道:“感情你這不是來與本宮商量的,只是通知本宮一聲,真是長大樂得,本宮管不住你們了!”
“好好,你們一個兩個都走罷,走得越遠越好,最好讓本宮一輩子都別再見到你們。”
顧昭彎下身子,將頭倚在皇后的膝蓋處,就似一只溫順的小綿羊一般,“兒臣也舍不得母后,但兒臣終是長大了,從前受兄長庇佑,如今也該回報兄長,往后若能幫襯兄長一二,就是極好的。”
皇后心中的怒意稍去了一些,她點了點顧昭的額頭說:“當真決定了?”
顧昭重重點頭。
皇后又問:“當真不是因為秦娘子?”
顧昭有些惱羞成怒。
皇后立馬就道:“好好,不逗你了,只是戰場上的事可不是玩笑,輕易便能沒了命,你且去觀摩觀摩就好,上陣殺敵的事情,那不是你該做的。”
北疆臨近芮國,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國家,但國民勇猛善戰,依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經常騷擾大順朝的軍隊。
顧昭更知,這之后不久,鎮北侯所統領的軍隊將會與芮國有一場大戰,鎮北侯打服了他們,并令芮國向大順俯首稱臣,芮國的軍隊收歸鎮北侯的隊伍,也進一步壯大了鎮北侯的聲勢,從而使鎮北侯生出了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