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堯大婚這一日,秦寧并不在場。
她趕在這一日里外出購買了許多咸陽城的土特產,準備送給秦家雙親。
《庶女謀》一書中對秦父和秦母的描述有限,秦寧僅能從原主的記憶中去搜尋。
原主幼時記憶中的,秦父和秦母是極嬌寵原主的,縱后來因為原主的肆意妄為與原主斷了三年聯系,但這后來原主最艱難的時候,秦父默許了秦母的照拂。
料想這應該是一對極慈愛的父母。
往后也是她的父母。
秦寧繞著咸陽城轉了一圈,土特產裝滿了整個馬車,她尤有些意猶未盡,但想到這一路漫漫,少說也有一個月的腳程,不宜再增加負擔。
她于是回去了屋子里,下午的時候信王妃來了信,讓她收拾好東西,明日一早天蒙蒙亮的時候便動身。
這個不用信王妃說,秦寧也曉得。
秦孟氏幫襯著秦寧收拾東西,因為他們只有兩個人,所以要收拾的東西倒是不多,主要是一些衣物。
因為如今已近夏日,夏日炎炎,衣裳也該是極簡潔的,但秦孟氏說:“雖然是夏日,但途中難免有暴雨,厚一些的衣物也要添置。”
秦寧雖然也嫌冗雜,但她不是個會與長輩起口舌爭端的,便遂了秦孟氏去。
收拾好這一切之后,天色已暗。
秦孟氏多少有些不舍,“要我說其實你住在咸陽城中就挺好的,到底這里是國都,也更包容一些,以你的身份,回到鄞縣,就不說鄰里的那些風言風語,單是自家家里人的鄙夷,就數不勝數。”
秦寧道:“我曉得的,只是落葉歸根,鄞縣是我的老家,我不可能一輩子不回去,既要回去便做好了承受住一切的準備。”
實際上不止這個時候,即便在她所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對與離異女人也諸多輕視議論,只不過大多不會在明面上表示出來。
更何況這是古代。
她倒是沒什么,就是怕小哲皓會承受不住。
正想到這些的時候,小哲皓正和小靈兒在門外進行著“痛徹心扉”的告別。
小靈兒說:“皓哥哥,你能不能別走呀。”
小哲皓說:“不能的,我母親要走,我要跟著母親的。”他對外祖父和外祖父并沒有太多的映像。
小靈兒又淚水漣漣道:“你走了就沒人陪我玩耍了,嫻姑姑嫌棄我小人兒麻煩,都不愿意帶我去外頭的!”
小哲皓一時也覺得小靈兒很可憐,就說:“那你同我一起回去鄞縣罷!”小人兒很自得自己尋到了如此棒的法子。
小靈兒立即道:“好呀好呀,我這就去與祖母說,反正我父親母親也在鄞縣。”
于是兩人手拉著手進到了內室中。
他們兩個小人兒的對話早已傳到了里頭,秦孟氏在他們剛進來的時候就說:“這是不可能的,一路艱險,小靈兒身子弱,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