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有皇后的顧慮在,皇長子與皇九子都是她的孩子,她希望她的孩子們都能好好兒的。
分明是親兄弟,就該齊心協力,而不是心有嫌隙。
皇長子顧惜是她頭一個孩子,是她親手撫養長大的,撇去這一點,顧惜到底年長一些,閱歷也更豐富,加之這些年她的心血也都在顧惜的身上,她覺得顧惜更適合做儲君。
幼子顧昭打小雖然也聰慧,可這種聰慧未曾經歷過風雨砥礪,總是有些過于單薄。
尤其顧惜為太子在前,那太子之位原就是顧惜的,文帝立顧昭,顧昭有與兄長相爭之嫌。
雖然在來之前,顧昭就有想到母后會與他說些什么,孔融讓梨之類的,可聞言還是有些傷心。
這太子之位是父皇給的,并不是他強要來的。
“母親,”盡管心里不舒服,但顧昭還是與皇后細心解釋道:“我也是今日才接到圣旨,聞言也很驚訝,方才進宮也是來推辭的。”
皇后面色好了一些,“這事你做的極對,想來你父皇應是沒應下,不過也不要緊,明兒個早朝上會有大臣們遞折子,請求皇上收回成命,這事也不難。”
顧昭有些走神,他心道,母后真是從來都沒有想問過自己一聲,是否想做那個位置,就已替他做了決定。
劉皇后又說:“至于你父皇給你指婚的那個女子,就更是胡鬧了,不過區區商戶女,豈堪嫁入皇家?更不要說這秦娘子從前還有過婚配,你父皇也不知是怎樣想的——小九,這該不會是你向你父皇說起的吧?”
皇后雖然這樣問,但她壓根就不覺得顧昭會和秦寧在后來有什么交集,倒是知道太后幾天前去見過皇上,便想著是太后要促成此事。
但顧昭這回到底讓劉皇后失望了,他對劉皇后說:“兒臣前些日子一直在北方,其間對阿寧心生愛慕,于是向父皇說明,父皇到底有些猶豫,兒臣這才請了皇祖母向父皇說情。”
劉皇后觀顧昭的神態不似作偽,又回想起去年的時候,自己這個小兒子倒是與那秦寧有些關聯,顧昭又去了北方,與秦寧又有更深一步的接觸,難免會被這小婦人所勾引,不過這沒什么,顧昭一向都很聽她的話。
“小九,”劉皇后語重心長的說道:“母后知道你情竇初開難免沖動,只是你要明白自己的身份。”
劉皇后只開了個頭,顧昭就知道她要說什么。
不過顧昭這回并不打算順著母親的想法來,他依舊與往常一般溫順,只是話語卻充滿了自嘲意味,“兒臣不過是個不得母后喜愛的區區皇子罷了,娶誰不是娶,做什么不娶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
顧昭向來很懂事,這還是他頭一次在劉皇后跟前表現的逆反起來,劉皇后就很意外,“小九,你從前從來不會這樣,莫不是被那個秦娘子給教壞了?本宮就說似這等身份卑微的婦人就不會有好心眼安,如今還未嫁過來,竟就這樣教唆于你,真要是嫁過來還得了?”
顧昭張了張嘴,原想爭辯些什么,但終究一時沒忍住,就說道:“其實兒臣回來這些天,來尋過母后三次,但母后次次都很忙,甚至連我的面都沒見,兒臣離開這將近一年時間,母后竟就半點不擔心嗎?兒臣去的可是戰事頻發的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