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些大臣們上諫的折子非但沒有打動文帝,反而還使文帝更堅定了自己要立顧昭為儲君的決心。
不過,眼下支持顧昭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一些。
“朕記得,皇后的娘家鎮北侯府還有好幾個未出閣的姑娘?”文帝生生的將劉皇后的那些話給無視了,張口便問道。
劉皇后詫異了一瞬,有些不明所以,但也立即回道:“臣妾娘家是還有好些個未嫁的侄女,不過大多是庶出,嫡出的只有一個。”
鎮北侯府嫡出的姑娘有兩個,大姑娘劉素純是嫁給了廢太子做正妻,在生下一子后便去了,為了方便照顧劉素純生下的這個兒子,鎮北侯府讓庶出的二女兒劉素蕓入了東宮,做了太子良睇,,如今自隨著先太子的被廢,一并成為皇子側妃。
而侯府里最小的這個姑娘,則是劉素華了,五姑娘劉素華自出生起便極得闔家上下嬌寵,人也不太聰明,不過不要緊,因為有廢太子與孟家聯姻在前,鎮北侯府沒想過讓這個小女兒去做聯姻的棋子。
鎮北侯府是欲將劉素華嫁給九皇子顧昭的,這樣一來,劉素華未來的婆婆乃是她的嫡親姑母,夫君又是她的表哥,只要不犯什么大錯,就能過好這一生了。
但世事無常,誰也不會想到,文帝會突然廢去顧惜的太子之位,轉而讓顧昭上場不說,甚至還讓一個區區商戶家的女兒做太子妃。
“嗯,那就將劉家這個嫡出的小女兒并孟家未出嫁的四女兒統統都嫁給顧昭做側妃好了。”
“啊?”皇后一時驚訝的都失態了。
文帝道:“皇后的耳力應是沒問題的,就不用朕再重復一遍了罷,你回到你的宮里,以你的名義下這樣一道圣旨就行了。”
眾臣們如今反對顧昭做皇子,無非是跟著顧昭的好處沒有跟著顧惜的好處多。
但倘若朝中文武之首統統與顧昭也都有了關系,那他們又何必鬧上這么一通呢。
頃刻間,劉皇后就明白了文帝的意思,只是她并沒有就此聽令,“皇上讓區區民間來的女子為太子正妃,讓堂堂鎮北侯家的嫡女與孟閣老家的女兒做側妃,未免有些太抬舉這位秦娘子了呢?”
“皇后是想說秦娘子不配罷?”文帝此刻心情大好,“可如今看來,唯有她適合坐這太子妃一位,不懂?那就回去好生想想,朕這里還有一些奏折要批。”
劉皇后回到宮里,也沒用多少時間,就想到了文帝的用意。
“他這是防著我?”劉皇后就與身邊的女官碧霞說道。
碧霞打小便跟著劉皇后,陪皇后處理宮務,聽帝后日常對話,對政治也是很敏感的,當即便意會到劉皇后是說設太子側妃一事。
劉皇后又道:“他不肯讓名門望族家的女兒做太子正妃,于是選了個上不得臺面的人,卻又想著借用文臣武將家的勢,推小九上臺,便讓劉家和孟家的女兒給那個秦娘子做配。”
碧霞道:“若這樣說的話,皇上也只是防備著鎮北侯和孟閣老罷了,同娘娘又有何關系?”
劉皇后冷笑道:“如何便沒關系了,他又豈不怕會他百年之后,我這個皇后攝政呢?他這個人,最是疑心不過,也最是冷情不過了。”
“他有他的想法,可本宮也有本宮的想法,既皇上有心掣肘劉家和孟家的勢力,本宮倒不妨應著他,但讓個商戶女兒做小九的正妃,本宮也是全然不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