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臺里主要想要的是《天龍八部》。但現在《天龍八部》還沒寫完,想改編影視劇也不現實。
不過我可以另外寫個劇本跟臺里合作一下,咱們用事實說話。
到時候如果效果好的話,我再提條件也有底氣,臺里面也相對更容易接受,大家雙贏,墨霖叔你看這樣如何?”
吳彥華又輕車熟路地開始推銷他的雙贏模式,
如果《東升日報》的徐紀周在場,一定會說這一幕我熟啊,因為他就是這么被忽悠瘸的。
可惜徐紀周并不在,而王墨霖并不知道這一點,反倒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嘛。
真要是寶馬良駒,就算千金買馬骨也是值得的,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錢。
“這么說你是已經有想法了?”
“現在倒是有個創意,不過還沒有具體形成劇本。”
“那你就先把劇本弄出來,回頭給我看看再說。”
王墨霖當即就拍了板。
對于一個擁有另一個世界精神財富的吳彥華來說,弄一個大火的劇本簡直不要太簡單。
而且因為劇本要比小說簡單,篇幅也沒有小說長,寫起來更快。
于是短短兩天后,
他就帶著新寫出來的劇本再次敲開了王墨霖家的門。
“《滬海灘》?”
看著劇本的名字,王墨霖就是一愣。
本來他以為吳彥華這次拿出來的會是一部武俠劇呢,畢竟對方本身就是寫武俠而成名的,
沒想到對方竟會別出機杼,拿出這樣一部民.國劇來。
不過在短暫的驚訝過后,心中卻油然生出一絲的期待感來。
作為無限臺的制作大拿,同時也是多部經典熱播劇的編劇,王墨霖對于劇本的嗅覺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一看劇名,他立刻就察覺到了其中的賣點。
之前就說過,港島華人追源溯流的話幾乎都源自于歷代下南洋討生活的天朝人。
而這些人又主要都來自于天朝的東南沿海。
尤其是本世紀前半頁,
因為天朝動蕩,戰爭紛起,大批的滬上人家為躲避戰火跑來星港,其中不乏大亨級人物,像無限臺的老板蕭大亨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今天,滬上財閥都還是港島本地財閥中的翹楚,觸角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
這也就造成了港島本地濃重的滬上氛圍,對于昔日號稱十里洋場的大滬海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
所以王墨霖一看劇名心里就已經判定,
只要劇情不讓人太拖后腿,能夠大體上滿足大家對于劇名的期待值,這部劇就很有大賣的潛力。
真是個好點子,他們以前怎么就沒想呢。
王墨霖不由得抬頭看了吳彥華一眼,
本以為對方只是在寫書上有些文采而已,沒想到在編劇方面也這么有點子。
再翻開劇本一看,
雖然劇本寫的不是很規范,但對于劇情的刻畫卻很清晰,畫面感很強,讓他一看就能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情境。
有內個老滬海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