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即便再說下去,也不會有人相信,反而容易得罪人。
更何況,很多東西他是根本沒法解釋清楚的,還需要做大量的實驗驗證才行,因此暫時來說只能淡化處理。
出于往日的情面,他能做出的提醒,也只能點到為止而已。
不過,他倒是不用擔心,等他隨后將他自己的這些程序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出來的時候,這種‘低級’的吸波材料,到時候恐怕連姜教授自己,也看不大上眼了吧!
到了那個時候,老人家自然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
說起來,對于他發現和總結出來的這些計算程序,在材料學的研究上,究竟能夠發揮多么深刻的影響力,一開始劉峰其實并沒有很深刻的認識。
但有一點他至少知道,這些計算程序絕對能夠改變像常溫超導材料這種比較前衛新穎的材料學的研究方式。
最起碼,限制常溫超導材料的技術路線瓶頸一旦突破,整個相關行業都將受益。
無論是反物質工程還是可控核聚變托卡馬克裝置,隨著常溫超導問題的解決,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原本無法實現的事情,也有了實現的可能。
尤其是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會極大影響現有世界的能源利用格局。
畢竟,像高原上才有的強勁的風,沙漠中方能長沐的日光,都與人類世界相隔甚遠,這些能源要向綠色能源轉變,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跨越數百千米的距離,將這些來自偏遠之地的電力輸送至城市。
而最先進的常溫超導電纜,可將電能輸送幾千千米而幾乎沒有能源的損耗。
毫無疑問,常溫超導材料將使全球化電力供應夢想成真,通過橫穿地中海底的超導電纜,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太陽都可以給西歐供電。
只不過,在和姜教授的一番溝通之后,劉峰猛然發現,原來他的這種新技術新程序,竟然可以影響到國之重器J-20的研究,更進一步,其他如航天器、航母、核潛艇等大國重器,是不是也能夠因此而受益呢?
雖然這勢必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
比如在做這些方面課題的實驗室。
畢竟,研究出一種可以實際應用的常溫超導材料,干掉的可能只是在相關領域最有希望的材料研究;但直接在材料研究的這一技術領域擁有一種指導性質的理論規則,干掉的可能就不只是幾種材料的相關研究了,而是投資了數億甚至是數百上千億的研究項目,以及原本端這碗飯的研究人員。
尤其是對于像華國這般在材料領域落后了數十年的國家來說,憑借這些程序,就能像做了宇宙飛創一般,短時間內,就能追趕上人家數十年積累起來的領先優勢!
這豈不是說,歐美那些國家,數十年如一日地在這些方面投入的血汗,瞬間就成為了傻瓜一般的苦力行為?
真要到了那一刻,那些人非得氣吐血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