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材料!
都是新型的!
以他的眼光來看,
完美!
無懈可擊!
而且,很有搞頭!
廖元緯完全能夠想象得到,如果這些數據都真實可追溯、完全沒有造假的話,以這些材料表現出來的性質,完全可以在幾個行業里掀起一陣滔天巨浪!
尤其是某種新型建筑材料,以其防火、防水、保溫、隔音、耐腐蝕,而且造價還非常便宜的特性,在某種程度上,完全能夠代替市面上的鋼筋混凝土,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種材料還太輕了!
沒錯,太輕!
而且,在承重性能上,也比不上混凝土。
眾所周知,鋼筋混凝土承壓主要是由混凝土承受的,也就是說混凝土的標號決定著材料的承重性能,當混凝土標號為C20時,那么就表示混凝土標準試塊150*150*150能夠試壓20N/mm2,換算成平米的話就是,20000KN/㎡,以此類推,C25混凝土也就是25000KN/㎡,C35就是35000KN/㎡。
其中1KG=10N。
也就是說,C20混凝土每平米可以承重為2000噸重量。
當然,需要比這個數字稍微低些,畢竟算法有些擴大。
而同樣規格的新材料,其承重能力最多只能達到C25的水平,只能用于建筑的普通結構梁板,換句話說,只能用于整體高度比較低的建筑或者高層建筑的高層所用。
即便如此,如果和混凝土結合使用的話,也絕對比現今的建筑更加省時省心省錢!
廖元緯都已經在想象了,這種材料一旦擴張出去,會對當今的建筑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
這些論文的水準,完全超過了青交會應該具有的水平!
“這幾篇論文,完全可以放到化學年會競爭青年化學家獎,甚至可以拿到更高的平臺去參選,譬如說,國家自然科學獎?”
想到這里,廖元緯自己想想都不可思議。
他竟然能夠在這種會議上遇見這種級別的野生論文!
不應該啊!
放下鼠標,立馬給段雪院士那邊打了個電話探聽口風。
“喂,段教授。”
“哈哈哈,廖教授,怎么樣,那幾篇論文您看入眼了嗎?”
廖元緯嘆了口氣:“不得不說,段教授,您是真的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啊!”
“啊哈?”
廖元緯:“之前您給我推薦的那篇論文,我已經破例把它放到壓軸去了,沒想到您現在又給我來了幾篇……您這樣做,真的讓我很為難啊。”
“哈哈哈,”聽得出來,對面的段雪心情很不錯,“我也是沒有辦法啊,有人找我幫忙,我也就只能找您了。對了,這幾篇論文水平還行吧,如果水平不夠的話,那邊我拒絕起來也有了理由不是?”
廖元緯苦笑了一聲:“段教授,您這是寒蟬我不是?如果這三篇論文都沒有水平的話,整個華國化學界,也找不出有幾篇水平的論文了。”
段雪‘驚訝’道:“是嗎?您可不要因為顧及到我的面子,就讓你自己難做啊。”
廖元緯翻了個白眼:“段教授,您就甭寒蟬我了。說實話,即便是我自己,想要研究出這些東西,恐怕也沒有這么容易,按照影響力來說,那篇新型建筑材料論文,都能夠評選上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了!這真的只是幾個普通的博士生就能研究出來的?”
段雪笑了笑:“其實,他們還真的不是博士生。”
“難道是碩士?”廖元緯訝異道。
按理來說,能夠寫出這種水平論文的人,段位也至少是博士了吧,如果這幾篇論文不是來參加青交會的,他甚至都要以外是哪位知名教授自己搞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