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直接開到了晚上11點。
直到最后,劉峰這才將各自的工作全部安排了下去。
金東寒院士依然全權負責反物質高能粒子推進型發動機的研發,而新發動機的掌門人,劉峰交給了陳學東院士,主要負責通用型發動機的攻關工作,至于其他相關領域的獨特需求,就由各自領域的負責人單獨組建團隊,在通用型號的基礎上,自己做改、加裝。
至于劉峰自己,則依然扮演著救火隊員的角色,哪里有困難,就會出現在哪里。
……
會議結束后,劉峰原本是打算回到宿舍休息的,不過一想到之前張勤轉交的大長老的“吩咐”,于是便返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雖然不知道大長老到底是開玩笑還是真的有這么個意圖,但作為戰忽局的劉總工,他本身也有這份義務,繼續用他的技術活做著忽悠的大事。
至于什么科學家的節操之類的,咱寫的東西、公布出來的技術、以及公開出來的研發理念,又有哪一個是禁不起推敲的?
譬如說“高能粒子強電磁場互變約束理論”,你們用在了可控核聚變磁約束上,咱難道就不能用在反物質磁約束上嗎?
譬如說還有超級對撞機,你們用來研究暗物質和超對稱粒子,咱就不能用來生產反物質?
其他的還有很多,咱就不一一舉例了。
總之,技術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是你們自己用這些東西走錯路了,怪我嘍?
按照那位滿肚子壞水的張老哥的建議,這一次的反物質脈沖能量發動機,也可以稱呼為脈沖能量發動機,完全可以把研發理念寫成幾篇論文,公開出來的嘛!
嗯,都是用脈沖能量作為推動的,有毛病嗎?
沒毛病!
至于老鐵們信不信,愛信不信!
反正等到咱把樣機都給制造出來的時候,你們不要哭著喊著悔不當初就是了。
于是,劉峰將前段時間設計發動機留下的手稿拿了出來,仔細地斟酌半天,刪掉了所有有關反物質的痕跡后,幾篇有關“脈沖能量”,“核材料涂層應用”,“霍爾推進器能量吸收”以及“新式發動機設計理念”的論文相繼成稿;在論文的最后,這家伙還隱隱約約地透露了準備試用原子彈爆炸作為脈沖能量的考慮。
嗯,僅僅只是考慮,你們看到我們做這類實驗的時候,千萬不要相信啊!
將刪改過的論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最后,一直盯著屏幕中那個PDF格式文件的劉峰,總覺得還有哪個地方不太完美,思考了幾分鐘后,終于一拍腦袋,花了會兒功夫將華文翻譯成了Y文。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嘛,老鐵們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華國人,萬一要是在翻譯的時候出了什么狀況,不能體會到咱劉大教授的深意,豈不可惜?
嗯,咱劉峰就是這樣一個樂于助人、有好東西都愛分享、永遠信奉著技術無國界的科學大師!
快來贊美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