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遠想都沒想,脫口道:“我肯定是堅定不移的支持咯。”
沒有改開,就沒有包產到戶,沒有包產到戶,他怕是早就餓死了。
什么資啊社啊的爭論幾十年沒停過,甚至后世一些無良公知常常用大幅篇幅來否定改開,但路行遠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過支持改開的決心。
他是真的餓怕了。
他記得非常清楚,他在記事后的頭幾年中,吃飽飯的天數沒連續超過三天。
上小學那會,豐谷鄉小學附近幾個生產隊的地里都種的胡蘿卜。
他們那會全校不到200個學生,一個夏天過去能把附近的胡蘿卜吃掉八成,比四大害中的老鼠還能禍害莊稼,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話是一點不假。
路行遠那會**歲,年齡還小,跟在年齡大的同學后面只能撈些拇指粗的小胡蘿卜,可就算是拇指粗的,他也不放過,用袖口簡單擦了擦后,胡蘿卜沾著泥就那么拼命往下咽。
附近幾個生產隊找去學校,學校自是不愿承認,都是些吃不飽飯的孩子,他們也不愿多苛責。
后來逼得幾個生產隊沒辦法,先是采取民兵站崗,民兵站崗作用不大后,幾個生產隊一商量,硬生生挖了一條水渠,把原本的旱地變成了水田,長起了稻米。
不過,那已經是幾年后的事,老百姓已經解決了一日三餐的問題,上了初中的路行遠也不需要干那種缺德事了,倒是苦了后來的孩子。
他小妹路清瑤念小學的時候,就時常和家里抱怨,學校到村里的這條路兩邊都是稻米地,到處是螞蚱,到了收割稻米的季節就更慘了,揚塵滿天飛,她每次回家都得用衣服包著腦袋,不然身上能刺撓個半天。
他母親趙梅也是因為經歷過饑餓年代,在后來的時光里,每次煮玉米粥的時候,都把粥煮的如同漿糊一樣,稠的那叫一個沒法吸溜。
因此,常常被路正陽、路清婷、路清瑤三兄妹嘮叨沒法就著包子一起吃,唯有路行遠一個人吃的津津有味。
當然,路行遠也不會無知的認為改開只是讓他不至于挨餓。
他理解的改開,除了讓全國老百姓吃飽飯這一點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讓這個建立了才三十多年的貧窮國家崛起!
沒有改開,發達國家的資金進不來,國家便沒有外匯。
沒有外匯,我們就買不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機器,學不了別人的先進技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是我們從百年屈辱歷史中得來的,這份屈辱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人忘卻,但路行遠卻從未想過要忘記!
這就是他為什么會堅定不移支持改開的原因。
所以,當陳紅以論辯的方式問他為什么,要他講出理由時,路行遠只是笑著卻不說話。
有些事,沒有那么多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