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上,肯定是要停幾天的。不僅如此,還得讓那些大娘、小媳婦們統一下口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順藤摸瓜找到你可就不好了。”
路行遠有些頭疼,但也有些慶幸。
頭疼的是,李德江這個源頭一斷,生產要暫時停下了,賺錢要耽誤了。
慶幸的是,他們是以一個人發展七八個下家,七八個下家又發展幾十個下家的套娃模式在生產。
發展至今,如今為他們干活的有幾百個人。
即使工商找上門大概也是滿頭霧水,就算找對了主,頂多就是說他們沒有生產證,沒有經營權,卻沒法給他們強按違反七上八下的國家政策。
這可是兩個概念,沒有生產證大概就是罰款了事,違反政策可是真要蹲大牢的。
所以李德江這個被認為是倒布的倒爺才不得不跑。
“行,等天一亮,我就一家家去提醒。”潘才急不可耐道。
路行遠攔下要走的潘才:“不用急,也不用怕,大概是沒事的,現在的問題是再生產后,燕京這邊不能再散貨了,得讓那些爺們往遠地方跑,你要跟他們說清楚,不愿意的就下車。”
聽了這話,潘才不由坐了下來,一邊思考著,一邊道:“這回風波如果太大,很難帶著貨跑遠,火車站,客運站肯定查的緊。”
“這好辦,咱們花錢雇車把他們連人帶貨送到河北,從那邊走不就好了?”
“很多都是本地人,可能不愿意跑遠。”潘才回道。
“那就沒辦法了,安全第一。”路行遠口氣多了些強硬。
他想借這次機會,稍微整頓潘才手底下的一些商販。
健身褲上市到大火,潘才手底下的眾多本地商販確實立了大功。
但幾個月過去,這些本地商販,又或者親戚鄰居,還是只拿上幾件,十幾件健身褲擺地攤夜市,壓根沒有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心思。
這種沒有抱負心的小商販占了很大比例,分攤了很多王雄這種大客戶的健身褲數量,路行遠覺得是該把這些人剔除隊伍了,精兵簡政才是王道。
“不好辦呢,好些都是一個大院里住著的。”
強硬如潘才,在路行遠提出剔除小商販時,也不禁覺得有些為難。
路行遠下定決心不動搖:“不好辦也得辦,一次拿貨低于五百件的全部剔除。”
想賺錢,又不想得罪人,天下沒有這種好事,商途深似海,人情往來只是考驗他們的第一關。
潘才惆悵道:“夜深了,我先走了。”
“嗯,把摩托車騎回去,自行車留給我,這段時間,你大概會跑很多地方。”
轟鳴聲遠去,路行遠瞄了瞄天際,一絲曙光乍現,他懶得再回屋,蜷縮起身體,椅背靠著棗樹瞇了起來。
大概是睡姿不好,又或者第一次睡在這里不習慣,路行遠沒睡一會就被吱吱呀呀的聲音吵醒。
迷糊著睜眼一瞧,路行遠臉色瞬間僵硬,“啊”的一聲大叫往后面仰去,好在椅背靠棗樹干,才沒有一下摔到地上。
與此同時,一只原本瞪著圓溜溜小眼睛看著他的松鼠哧溜下爬上了棗樹。
看清楚剛才的動物后,完全清醒了的路行遠長喘了口氣:“娘的,原來是個松鼠,我還以為是大號的黃大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