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沉思,周天便閃過一絲明悟,起身便要閃出,卻聽一個聲音忽然響了起來:
“上仙好不講理,自那大河之上,我二人無意之中被上仙衣角所累,從大河兩岸一路帶著,已跟著不知奔波了多少歲月,我們自認倒霉,自無二話。”
“可是,上仙已經重新化形而出,終于達成心愿。如今若還要強留我等,豈不是言而無信?”
冥河一聽,猩紅的雙目,罕見地閃動了一下,隨即點頭道:
“小爬蟲休得多言,吾這一路,承蒙爾等不僅在言語上的引路,更有在道行上的引路,讓吾血海悟道之路,甚是順暢。”
“這番情義,吾冥河自有分寸,遲早會通過那宣號之人還到爾等頭上。”
“現如今吾食言不放爾等歸去,一來其實也是出于保護爾等考慮。二來,吾此番初悟血海之道,愈發感覺爾等嘴里時常對吾言說的棋道,與吾血海之道,多有暗合之處。”
“爾等雖是小小爬蟲,但也自有通竅之心,當也曉得,吾這血海之道,剛剛除悟而出,正是成形關鍵時候。爾等一走,吾能與棋道兩相應證之法之路,便由此斷裂。當此之際,吾能放爾等走乎?”
一番言語,竟說得絲絲入扣,合情合理,不由自主的,周天便對這看似邪魅的冥河,忽然有了一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當然,是不是因為這冥河口中的字里行間,幾乎每句都要提及棋道二字,才使得周天這樣去想,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當冥河一說出他的血海之道,與棋道多有暗合之處。
只這一句,周天僅憑自己識海深處的記憶傳承,立時便聽懂了冥河他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以及他一路走來的所思所想。
想通了此節,再將棋道與冥河自悟而出的血海之道,在心中略加演示,周天不由得對冥河的聰明之處,甚至有些偷雞之處,更是高看了一眼:
不是嗎?
先說棋道。
棋道,每一局開始,都是仿若一個新世界的誕生,從無到有,由盛及衰,最后重歸寂滅。
而每一局中的黑白棋子,就是那蕓蕓眾生,在宛若天地之間的一尺棋枰上,從呱呱落地,一步步成長,壯大。其間多少的悲歡離合,騰挪紛爭,生生死死,成功成仁,直到一局終了,蓋棺定論。
再看血海之道。
每一個生靈,都像一個行走在天地大棋局之上的棋子。從呱呱落地,被當做活子——可用之子——能用之子,根據天地演化進程逐個被放入棋局中。
當天地演化一個周期結束,天地大棋局也就結束了這一局的勝負。但是勝負,卻與生靈都沒有關系。
勝了,每一個生靈,最終還是要塵歸塵,土歸土,人生化虛無。敗了,依然如此。
所以,冥河的血海之道,就像棋道一樣,偉大便偉大在這里:
他要勝利,便成仙成道,化腐朽為神奇,要與天地同輝,要與日月爭輝,最終直上那重霄九,修得永恒身。
但是,他知道,這世界,并非是所有人都能一步踏入仙境,修得永生。
于是他便要失敗,即使失敗,也不要再像從前那樣一旦身死,便成為萬千孤魂野鬼,被人一把抹殺,隨手掃進歷史的垃圾桶,再無翻身之日。
這,便是他悟道血海的由來。理念一出,道意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