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歷史學的劃分,接下來應該是什么代呢,黃金時代還是青銅時代?
現在他們正在走的,又是哪個時期?
還有,既然進了這個隊伍,要趕快給三人起一個名字。很顯然,他們對自己能進入這支隊伍顯得既興奮又不安。
因為,他們是唯一可以每天堂而皇之跟在周天左右的少數人。
而這,也許就是特權的雛形吧。
有了,走到山下不久,周天突然停下了腳步。
“你以后就叫巢吧,”周天指著樹上的那個人說道。
好像,反正,曾經是有過一個什么有巢氏,而他正好又會上樹,也錯不到哪里去。
周天又指著那個送淘淘的人,看他還是那樣兇巴巴的樣子,于是一笑說,“沒辦法,誰讓你天生就這樣不怒自威,以后就叫熊吧。”
熊和兇同音,而且有一定的關聯性,好記,這樣就不會張冠李戴混淆視聽。
最后,周天看著撿破爛的人,撓頭說道,“你好像很聰明,叫陶吧。”
對于陶,周天觀察了很久了。
從第一次見到他們集體追著獸群“不勞而獲”,到現在舉族遷入到這里,他們的敲敲打打,縫縫補補,甚至有時會集體陷入發呆時刻,周天就對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寄予了最大的希望。
要知道,有了智慧,人才會發呆。
誰見過哪只野獸,會忽然認認真真地發一次呆?
而且,看陶手中的武器,好像又有了一些改良。
這,可都是思考才能帶來的結果。
所以,陶又是一個善于思考、勇于變化的人,將來陶必定會充滿智慧。
順手拿過陶手中的武器,發現已不是動物骨頭棒子,也換成木槍了。不過,等一等,這是什么,骨頭尖尖的套在槍頭上,這樣是不是就比一般的木槍經久耐用一些?
要不怎么說,這個陶,將來一定有出息。
陶,好像壞習慣還沒改過來,還是走一路,眼睛賊兮兮地望一路,見到什么都想撿起來看看,然后在嘴里咬一咬。
不改好呀,改了也許以后就沒有陶了。
三人名字是有了,但別指望他們現在就懂——巢、熊和陶是什么意思。
就是周天認為有可能是最聰明人的陶,在周天對他說出“陶”這個名字時,也照舊匍匐在地無動于衷。
其實所有人的名字,目前來說也許僅僅方便了周天自己,能夠讓他將這些人從人堆中區別出來,僅此而已。但是,陶的槍頭卻不能不引起重視。
周天看了兩眼,立刻將十八人的木槍都抱過來,又去找來十八塊兩頭尖銳的花崗石,用刀將它們鑲嵌到槍頭上,然后割了一些很細的藤條再固定一遍。
弄完后,他拿著木槍在手里掂了掂,忽然手一抬,嗖地一聲將它投了出去。
隨著木槍破空而出的聲響,所有人忍不住抬眼就望,只見槍頭鉆入十米開外的一棵樹干寸許,槍桿因為阻力作用,仍在嗡嗡著抖動不已。
把槍頭拔出來,周天檢查了一下,還不錯,鑲嵌和捆綁相結合,改良型木槍暫時可以先這樣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