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阮簡正在打一個千年劫。
第二天,阮簡上街視察,不禁笑瞇瞇地用手指了一下狼籍的開封城,說:真的跟我那一局一樣啊,到處都是死掉的棋子,宰得真夠狠啊!哈哈,有沒有活下來的大龍啊?
看來,阮簡顯然選擇了歷史老人的右臉。所以,歷史老人也給他留下了一個這樣的位置,讓人做錯了什么事情的時候,一想起來,都能順手抽誰一耳光。后來,阮簡不知所終。但阮簡的那句名言,卻影響了很多那里的閑人。他們很少洗澡,吃完飯就將碗一撂,第二天接著再用。阮簡的作風,還直接誤導了天下對河南人的認識。
老百姓氣憤之余,就請有點文化的農村嫂子編了這樣一個順口溜:“河南老鄉,一來一大幫,吃個鏌饃喝碗湯,摸摸肚皮**。”他們可能想:反正你阮簡也跑不出河南,你是官我是民,你都不怕羞我怕啥羞?要羞,也是你先羞,要臭,肯定也是你先臭。
紅棗與圍棋
曹氏父子中,做爹的曹操既是英雄,也是多才多藝的父親。這個不是傳說,有史可依。
同一時代的人,政治他是第一,軍事遜于孔明。再往下,就是琴棋書畫,普天之下,除了崔瑗、蔡邕、山子道等人,曹操都不在話下。
憑曹操的實力和能力,他完全可以扔掉“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塊遮羞布,但他卻一直沒有這樣做。他為什么遲遲不肯下這個決心呢?包括史學家在內,很多人都沒有猜到點子上。
驍雄不止他曹操一個人,天下也不是屬于他曹操一個人的。即使他確有過人之處,他也有上馬不如呂布、出身不如劉備、愛情不如周喻的短處。因此,能夠混到今天的這個地步,別人不明白他卻要心里跟明鏡一樣,無論別人怎樣吹捧,都必須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來。
如果是真正的高人,其實早就看明白了:一個字,“忍”。
什么是“忍”,在當世三雄中間,劉備的“忍”多了,孫權的“忍”又少了一些。“忍”多了就會陷入多情,少了又會流于殘忍。三人中只有曹操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就比另外兩人多了一個心思:“忍”,到底是什么?他一時還無法判斷,他的“忍”是多還是少,還是不多也不少。
在他拿出時間來思考的時候,孫權忽然稱帝了,接著劉備也做了皇帝。
這時,曹操一下子回過神來,啊呀,兩邊一加一減,不就是“耐心”嗎?所以,曹操這一次又勝了。跟劉備一起喝酒,說“天下的英雄唯使君和鄙人”,是“耐心”,見到跟在孫策屁股后頭的孫權,而不把他當小孩子看,也是“耐心”。失去耐心,沒有耐心,和擁有耐心,對一個吃政治飯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尤其是對久負盛名的他們,千萬雙眼睛都盯在他們身上,此時此刻卻沒有一雙慧眼,望著曹操會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