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曹操又是孤獨的。孤獨的曹操遙想著天各一方的對手,已在心中徹底打敗了他們。他們甚至與他已判若云泥,不消跟他再相提并論。
超一流耐心的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但他不費腦筋地就預知了他身后的事情,所以,他在他的遺囑中,將他的財富耐心地做了如下的安排:
權力給了丕,勇氣給了彰,文采給了植。
對于這三個兒子,他不能厚此薄彼,但又不能不這樣瓜分好了再交給他們。這樣的安排,其結果會是什么呢?丕果然先拿植牛刀小試。“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盡管植憑著文學家的敏捷,在七步之內完成了丕的刁難,但還是沒有救活自己。詩是好詩,聲情并茂。但丕不寫詩,要寫的話,他也不會在詩中給任何人下跪乞憐。接下來就輪到彰了。
彰以為跑到母親那里就萬事大吉了嗎?好吧,那就來個將計就計。不知死活的植,一邊漫不經心地一邊下著母親不喜歡下的圍棋,一邊吃著母親喜歡吃的棗子。
丕進去后,給母親奉上大紅棗,就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看。他看著植,一手下棋,一手握劍,耐心地等著他分出一只手。當著丕的面,恬不知恥的植啊,果然將手伸到了母親的棗盤里。只是,植的手不夠長,剛好長到能拿屬于他這邊的棗。丕看見棗進了植的嘴里,笑了。
丕告辭出來,植接著應聲倒地。但丕連一個機會都不能給他,因為他面對的不止是植的驍勇,還有會在這一刻喪失理智的母愛。這母愛會害了他和植,繼而會害了他曹氏一脈偉大的興起。
丕條理清楚轉身割掉井繩,摔破水罐,然后抱著植的尸體放聲大哭。
夠了嗎?所有的遺產最終都到了丕的手上。這當然都是曹操設計好了的。先分再合,一分為三,最后三家歸晉,三國也就該完蛋了。先是孫皓,接著扶不起來的大腸阿斗,丕一一做了他們的終結者。這是什么?這就是曹氏超一流的耐心。
當然,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丕可以不管也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