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敲打聲,也是神曲。
善弈者常留一著
——算計,與城府之間。
木野狐
——大愛,字字珠璣,所以要忘掉王安石同志的《讀孟嘗君傳》。
四人分曹圍棋
——沈括發明的一種圍棋新玩法。
奉饒天下先
——王八之氣,如劉仲甫,所處大唐一樣氣勢如虹。
從來十九路,迷悟幾多人
——六一居士歐陽修被貶于野,請高僧法遠弈棋并說法。
弈者以不露機為藏行
——也做藏幸,宋人周密語,其實暗諷的是不肖子,與圍棋何干?
琴令人寂,棋令人閑
——好句,明人陳繼儒。
不會著棋
——明宣宗命黃福圍棋,答曰“不會著棋”,牛人啊!
古今有別
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我們的棋壇流行起了一股扶乩風。什么是扶乩呢?大家都會玩,都掏了板買了碟子,幾個人躲在家中,各人伸出食指摁著那碟,嘴里念念有詞,那碟就會呼呼地轉起來,然后你問什么它就答什么。玩的高興之余,有人就高雅了一句:扶乩,扶乩,何謂扶乩?大家一想,是啊,還真是搞不懂它是什么意思。大家又想了一會兒,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人:果園,咱們去找果園。
果園找出家伙,笑著對大家說:我還真發現了一個問題,到你們那兒的,都酸溜溜的要作詩一首,到我這里的卻沒有一個要作詩賦文的。感情這些仙們也知道咱們文壇上的事啊?
大伙不信,都睜開眼睛看來的到底是哪一路神仙。不一會兒,果然來了一位,附在碟中搖頭晃腦了半天,一開口果然不是先給大家作詩一首,而是老老實實地簽下了自己的大名:劉仲甫。大伙這才相信了,連忙問劉仲甫的來歷。果園說:我這兒來的都是歷史上的大棋手,沒有一個無名之輩。這個劉仲甫,說他的名字都知道,說他的事情就不一定都知道了。剛出道的時候,他很狂啊,敢當著天下的英雄說“劉仲甫奉饒天下棋先”。后來有了點名聲,就被皇帝老兒宋哲宗召去做了棋待詔,也就是一步登天了。但是他還是很狂啊,不過不是張牙舞爪的那種狂了,而是很斯文的狂,寫了一篇《棋訣》,讓天下的英雄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狂。
有人一聽,就迫不及待地想跟劉仲甫手談一局。劉仲甫說:我不想和你們下。于是大家都去勸他,把一頂一頂的高帽子戴到他的頭上。有說他是德藝雙馨的的老前輩呀,有說他是千古一人的大國手呀,說的連劉仲甫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只好舉手投降。
還一子未下,他老人家就說出了勝負:弈者必我負矣,弈者必我負矣。大伙看看果園,真怕果園是在耍弄他們。他狂嗎?這么謙虛,一點都不狂嘛!果園笑笑,替大伙問了一聲:你既然知道要輸,那要輸多少呢?
半子。
最后一點目數,劉仲甫果然輸了半子。像我們這幫臭棋蔞子,怎么可能下得贏他呢?大伙一合計,明白了,這是人家大師在獎勵咱們哩!
誰知劉仲甫卻長嘆一聲,說虧你們還是下棋的人,讀書人有“唯書和老婆不借”的名言,我們下棋人就沒有名人名言嗎?“唯棋和情人不讓”嘛!我為什么會輸你們半子呢?這是因為呀,你們后人雖然什么事情都趕不上我們,卻在棋上超過了我們。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所謂百尺竿頭,也有盡頭。古棋到我們那兒已是百尺竿頭,到了你們的手里,卻是另辟蹊徑又花開一朵了。你看現在的你們,風氣日薄,人情日巧,無論做什么都要挖空心思,要做就要做最好。結果會怎么樣呢?古人不肯做的事情,現在肯了;古人不敢冒的險,現在都敢冒了;古人不忍下的手,現在都忍心下了。所以,現在的一切皆高出古人之上。棋道雖然是小道,是藝術也是謀略,終歸要有所用心的呵。所以說,棋到我們那兒就結束了。
果園看看大家,心想這哪兒是下棋呀,整個就是大伙又回到了大學堂里,聽老教授講課哩。不僅如此,居然還有人舉一反三地說:對啊,這不跟唐詩一樣嘛,詩到唐時就算玩完了,
現在的狗屁詩還是詩嗎?
所以呀,打個比方來講吧,在我們那兒,做老百姓的一心想作怎樣做好老百姓,在這兒呢,做了老百姓的,出門就想要能打個的多好,給人名片,名字的前頭總要加個什么頭銜才好啊!你們說我看得對不對?
大伙笑的時候,一個傻妞突然問了一句:請問劉教授,下棋有沒有常勝之道啊?沒有,當然沒有。但有一個不敗之道,我倒可以告訴你。
真的嗎,那什么是不敗之道呢?
把你的手背在你的身后,永遠別走到下棋的地方,就是不敗之道。
但是這可能嗎——棋癡們?果園哈哈笑著,把家伙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