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建國前稱代,其開國皇帝拓跋什翼犍有一陣子特別迷圍棋,甚至到了有些恍惚的地步。不會下圍棋的官員,由于經常性地敬而遠之,偶爾看見一位,他會吃驚地將他的組織部長叫來問:咦,咱們又招兵買馬了,怎么不跟我說一聲啊?
這一天,有個官員進來匯報工作,他一眼就認出來了:劉樹。啊,我知道你,你的圍棋可以跟我較量較量。快來快來,先下棋,后談事。
君臣二人正埋頭苦干,古弼也進來了。他給拓跋什翼犍磕了一個頭,便站起來,打開他的奏章準備說話,卻見皇帝沒有一點表示,只皺著眉頭看棋盤。按規矩,古弼只好退到一旁,等待皇帝叫他。但是,從早晨站到午后,皇帝都沒有看他一眼,就跟沒有他這個人一樣。由于事情緊急,眼看著皇帝又沒有罷手的意思,古弻便壯起膽子說:
對不起了,萬歲,您下您的棋,我說我的事。近日各個地方都有上書,說圈地建園林現在泛濫成災,老百姓都在叫苦連天。您看萬歲,如果田地都用來建房子建園林,種糧食的地就少了。地少糧食就少,一旦遇到災年,我們可就措手不及了。我今天早上一看到這個東西,心里就急了,趕緊給您拿來批示,請萬歲趕快制止這種自掘糧倉的愚蠢行為。
說完,古弻便將文件遞過去,以為皇帝會立刻接手簽字。等了半天,卻見兩人不僅沒有反應,而且都將自己的腦袋捧了起來,盯著黑黑白白的棋,一副頭疼的樣子。古弻登時火了,惶然忘了這是什么地方,跳起來一把揪住劉樹,又一腳將他踹到地上,嘴里大罵:操蛋的劉樹,我在這里跟萬歲說事,你卻纏著萬歲不放,真是混賬!不知道是你的棋重要,還是我的糧食重要?
拓跋什翼犍吃了一驚,跟著站起來,這時才看見了古弼。他用手指了一下古弼,說:哎你是誰呀?怎么跑到我這里來打人?古弼說:我是古弼。古弼?我不記得,你是在哪里做事的?有什么事情?
古弼只好照原樣,將要報告的事情又說了一遍。拓跋什翼犍“哦”一聲,接著又問劉樹:你知道他為什么要毆打你嗎?是因為我。我,他當然不敢打,只好就去打你。哼,膽子真是不小啊!古弼,現在你給我跪下聽旨吧——
古弼,從今日起我就叫你“筆頭”了,你的“古弼”二字可以休了。還有,我準許你以后出入本宮,不管我在干什么,你都可以這樣來跟我說國家的大事,以安撫我的百姓。現在,你可以滾回去做事了。
以下犯上而不殺之,看來,古弼是遇見了明君。做一個明君,是不是也很簡單,不需要他雄才大略,也不企求他禮賢下士,能夠做到一點就可以了。是什么呢?他只要知道好歹,就是再有一百個古弼,他也斷不肯殺他們的頭的。而老百姓就更知道好歹了。私下里偷偷將“筆頭”的“頭”字去掉,換了一個“公”字,古弼在民間就變成了“筆公”。
這一個“公”字,換得真是妙不可言。
吐血之局
如果遙想青年的阮籍,很有些大快人心的愜意。青年的阮籍還沒有成為“竹林七賢”的時候,對待他瞧不起的人物,常常是見了他們就翻起白眼,連招呼都不打一個。
而那些他所瞧不起的人物,名字在當時都是響當當的。憑此一點,阮籍就夠我們這些晚生學一輩子的了。
但不知何故,阮籍人到中年,忽然性情大變。很難想象,那個曾經天馬行空的阮籍,那個曾經深惡痛絕繁文縟節的阮籍,在重新面對那些人物的時候,他是如何向他們彎下他那一直驕傲的腰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