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砂鍋吊子鹵菜,不僅不會粘鍋,而且味道還好。
似錦讓分到鹵菜作坊的兩個奴才每人負責五個大砂鍋吊子。
并且重中之重告誡他們,這鹵菜作坊除了她夫妻倆和青菱,不許任何人踏進一步,要嚴防死守有人投毒。
如果是因為他們兩個失職而造成任何問題,她是不會輕饒了他們。
新買的鋪子大壯和青山全都整理好了,似錦帶著青菱去看了一遍。
以前發黃的墻,現在刷的雪白,柜臺、秤、賣鹵菜用的大瓦盆、以及值班房的床鋪桌椅全都準備得非常齊全。
似錦對他倆的辦事能力還是蠻滿意的。
為了讓自己的鹵菜鋪看起來逼格高,似錦還給幾個伙計做了一樣的袖套、帽子和圍裙。
袖套帽子和圍裙上都繡上“似錦鹵菜鋪”幾個字,這樣人家一看就知道他們是這家店的伙計。
“似錦鹵菜鋪”就是她的鹵菜鋪子的招牌,這個名字是良笙給取的。
本來似錦想取名叫“笙記鹵菜鋪”的,因為滿大街都是這樣取店名。
可是良笙說,她是這家鹵菜鋪的創始人,理當用她的名字。
一切準備就緒,已是幾天之后。
良笙學著古人,特意翻了翻黃歷,明日就是好日子,便和似錦商定,明日就開張。
當天吃過午飯,似錦就帶著已經配好的鹵料包和青菱去了鹵菜作坊。
鹵菜作坊的兩個伙計謹遵似錦之前的吩咐,在每個大砂鍋吊子里已經熬了一兩個時辰的雞骨湯。
本來應該熬豬骨湯打底,可是沒有豬骨湯賣,而良笙又沒休沐,沒時間上山打野豬,就只能用雞骨代替了。
不過雞骨熬出來的湯一樣鮮美,不比豬骨熬出來的湯差,就是要費好多雞。
不過雞肉也不會浪費,全都打算鹵著賣。
似錦一進作坊,首先檢查雞骨湯,見熬得不錯,讓兩個奴才把湯里面的雞骨頭全都撈干凈,這才把帶來的鹵料包放入其中,加生姜和清水。
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熬制半個時辰,香味就溢了出來。
不論誰從附近經過,都忍不住深吸好幾口氣,直呼:“真香!”
似錦在一口鐵鍋上用油將白糖炒化,一直到變成深紅色泛起白泡時,加入清水,制成糖色。
鹵菜必須得用到老抽才好上色,可是這個朝代沒有老抽。
似錦讓一個下人把黃豆醬控出醬汁,滴入瓦盆里,代替老抽。
再將剛才調制好的糖色和黃豆醬汁加入鹵水里,鹵水就算調制好了。
似錦讓兩個奴才把案板上堆得小山高的、已經清洗得干干凈凈的食材放入鹵水里鹵制。
叮囑他們注意火候,又把青菱留下來看著,這才一個人回家做晚飯。
夫妻兩個吃完晚飯,似錦去鹵菜作坊換青菱去吃晚飯。
這第一鍋鹵水最重要,調制好了,并不代表鹵水就達標了。
還得讓鹵料包里的鹵料和食材充分熬煮兩個時辰以上,鹵水才完全達標,鹵料包才能夠從里面撈出。
似錦的鹵料配方全都是秘方,為了以防有人偷偷把鹵料包撈出來,辨認里面的鹵料配方,她才要和青菱輪流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