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抱怨得比較徹底。”
“那一次,導演就緩過來了。”
“我就和導演說,我賴定他了,他要是不讓我拿遍華語影帝,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他。”
“我給導演換了一個病房,三個月之后,導演出院了。”
“然后就有了我和導演的第一次合作。”
“我從來沒有想過,一部片能同時拿下華語電影的三大獎項。”
“別人都說我創造了歷史,我卻覺得,我再也沒有了繼續逼導演和病魔做斗爭的籌碼。”
“那之后,導演又一病不起了,那也是我拿獎之后就隱退的原因。”
“這么些年,導演每年都有大半年的時間在住院。”
“所謂的十年磨一劍,其實也就只是身體不濟。”
“我拿自己要拿影帝當借口,逼著導演一次次和病魔做抗爭,這個理由不能用了,我就換一個。”
“我開始不說我自己,我嘲笑導演,我說你算什么大滿貫導演,你都還沒有拿過奧斯卡。”
“過去的十二年,導演只拍過一部片,只拿過一個獎,但就剛剛好是奧斯卡。”
“兩年前,導演的病又復發了,醫生說,就算這次能治好,下次再復發,就肯定是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事情了。”
“在我的心里,我一直還有一個遺憾,就是當年導演為了我,離開了電影學院,并且還是帶著污點離開的。”
“我想要為導演正名,我想要把我的故事說出來。”
“現在的我,功成名就,早就不在乎自己當年是窮一個貧窮的山村里面出來的。”
“導演大概也不覺得這些有問題了,他覺得他可以安安心心地走了。”
“在你們那個選秀開始之前,導演剛剛完成了第三次器官移植手術。”
“沒有和病魔抗爭過的人,大概不知道,一次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需要多大的勇氣,和經受多大的痛苦。”
在全世界等待器官移植的供體,做隨時都有可能死在手術臺上的手術,還要面對手術之后的排異反應。
年復一年,如果我不是我生拉硬拽著,導演早就不想再堅持了。
“所以,這一次,我打算放導演走。”
“我讓導演答應我,拍最后一個故事,一個關于我的故事。”
“這是為什么,我會出現在那個選秀,這也是為什么我會選擇你。”
“我看你,就像當年導演看我一樣,我覺得你的眼睛里面有故事。”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這種超越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感情。”
尤鋆的這個故事,聽得韋哲禮滿心的震撼。
說實話,現在的他,的確還理解不了,有什么感情,是超越親情、友情和愛情的。
但這并不影響他理解尤鋆的來意。
只不過,韋哲禮真心覺得,自己勝任不了這樣的角色:
“我完全沒有演戲的經驗,如果我來演年輕時候的您,肯定和最后您自己演的,不是一個層面的,我覺得您應該能找到比我更合適的人來演年輕時候的您。”
“你不是要演年輕時候的我,你是要演我,從少年,到中年。”尤鋆說了一個韋哲禮更加不可能接受的事實。
“啊?這……”韋哲禮確實是感動的,如果可以,他真的是想要答應的,但他確實不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對的人。
本尊都還在這兒,而且以尤鋆的保養狀態來看,就算從少年的自己開始演,也是完全不會有違和感的。
班門弄斧?
關公門前耍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