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論哪一種,重點都是“有選擇”。
有些選擇,是父母給的。
有些選擇,是自己爭取來的。
說回到明星。
其實,就算是補報志愿,也一樣是按照補報的分數,擇優錄取的。
在很多情況下,甚至會比正常錄取還要更難。
如果明星的成績不夠高,想要通過補報上大夏,那也是天方夜譚。
畢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從第一志愿落榜,沒有重點大學可以上的,比比皆是。
但九八五大學沒有招滿的情況,卻并不那么常見。
所以,高考分數高的,比分數低的,有更多的選擇。
可是,有選擇,就能代表一切嗎?
沒錢沒閑的,多半都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但有錢有閑的,就一定快樂嗎?
“我長這么大,你是第一個說我智商不太高的。”
明星毫無征兆地開始不問自答: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一直都是年級第一。”
“第一次高考,考了全省第三名。”
“結果我報的,文理兼收,在理科不算熱門的北大法學,全省第二也報了。”
“因為理科只有一個招生名額。”
“我就落榜了。”
“我第二次高考,考了全省第二名。”
“可能是法學在文科太熱了,所以原本沒想報法學的狀元,在最后時刻,更改了志愿。”
“我就第二次落榜。”
“然后,就被我爸爸安排補報了大夏的中醫系。”
明星的和盤托出,來得有些突然。
他明明很高興,回藝說他智商不太高。
聽過之后,自己還經常把這個掛在嘴邊,當成了萬能借口。
現在人家也沒有追問,他卻解釋得這么清楚。
“那你再考一次,考第一就好了!”回藝說的話,剛好也是明星的心中所想。
這大概是明星第一次覺得有人能懂他。
比起落榜,他可能更咽不下那口氣。
從小到大,明爸爸都打擊他的時候,都是怒其不爭地問:【你除了會念點書,你還會干嗎?】
現在他連讀書都不會了,連第一都考不到了,那他到底還有什么過人的本領?
明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
回藝見明星不說話,就直接問他:“你是不是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
明星鬼使神差地點了點頭。
回藝再一次伸出了自己右手:“有道理的話,是不是應該握手慶祝一下。”
明星又鬼使神差般地和回藝握了握手。
終于得償所愿的回藝小姐姐,心下不免有些遺憾:【為什么這次答應地這么爽快?倫家手手都還沒有打濕,沙沙都還沒有準備。】
慶祝志同道合的握手,三秒,最多五秒,就不能繼續了吧?
這么短的時間。
要怎么仔細觀摩呢?
要怎么繼續研究呢?
時間就這么一秒一秒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