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禮過后,韋哲禮就不再是【秘密新人】了。
不需要藏著掖著,也沒有各種“封閉式拍攝”的保密需求。
接下來的一周,是宣發的重中之重。
《均勻有余》的主創,除了臥病在床的導演,每個人,都被安排參加不下三十場城市點映。
每天至少三個城市。
飛機上、車上、電影院里。
睡覺自然也就成為了見縫插針的奢侈品。
技術流的那個熱搜一出。
韋哲禮的第一反應,是退出接下來的所有宣發。
看到《韋哲禮的身世之謎》那個帖子的時候,韋哲禮只覺得好笑。
這個世界,怎么會有人異想天開到這種程度?
等到首映禮的現場,被技術流的熱搜影響,以至于一度需要把現場提問的話筒全部靜音,韋哲禮就有點笑不出來了。
等到韋哲禮下臺看了那個技術流的熱搜,后悔的情緒,就在他的心底蔓延。
好端端的,怎么還牽扯到了回藝女士身上了?
宣發團隊沒能第一時間,把技術流的熱搜撤下來。
再加上首映禮現象,至少有一百多號媒體人,都錄下了韋哲禮成為演員之后收獲的第一個問題。
再撤熱搜,就相當于是掩耳盜鈴。
宣發團隊干脆把這個熱搜當成了免費給電影炒熱度。
這個熱搜的本身,是攻擊韋哲禮的人設,并沒有攻擊這部電影。
底下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韋哲禮這顆“老鼠屎”會不會壞了《均勻有余》這一鍋好粥。
最多不過兩個小時的時間,韋哲禮從現象級選秀開始積攢的好人緣,就土崩瓦解了。
宣發團隊到了這時候,反而是樂見其成的。
他們手握底牌。
當這個熱度到達頂點的時候,再把韋哲禮之前準備拿來壓那篇身世之謎的證明書給發出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現在被黑得越狠,將來反彈地也就越厲害。
這也是為什么,韋哲禮一開始準備拿《烈士證明書》出來給自己正名的時候,宣發團隊不讓。
先前的那種程度,完全沒必要浪費這么大的一個“爆點”。
宣發團隊只考慮怎么對電影發行最有利,并沒有考慮怎么對韋哲禮的發展更有利。
韋哲禮沒有像尤鋆那樣,出道的時候,連名字都改了,隱藏好了自己的所有過往。
他當時答應尤鋆,除了和回一笑賭氣,就真的只是單純地出于幫忙的心理。
韋哲禮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正式的經紀人。
尤鋆的經紀人倒是有問過他,要不要加入尤鋆的工作室。
韋哲禮剛開始說考慮考慮。
因為他當時還想著,是不是成了明星,就能讓眸眸追著他跑。
后來他想清楚了,他就算要成為明星,那也必須是在眸眸的眼皮子底下。
韋哲禮拒絕了尤鋆工作室,說自己只想在這部戲之后盡快回歸校園。
熱搜發酵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超出了韋哲禮的接受范圍。
他除了想讓一切盡快結束,就再也沒有別的想法。
韋哲禮找了尤鋆兩次,希望他和宣發團隊溝通一下。
要么把這兒熱搜壓下,要么冷處理,他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被曝光。
對這部戲擁有絕對發言權的尤鋆,兩次都拿要照顧導演當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