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地倒在敵人槍下,不如決死一戰,展現出建州勇士的武勇的騎術,還能殺傷更多的敵人,讓失敗的代價有所補償。
瑚星阿用力挾著馬腹,率領著一百多騎建虜,拼命地加速,迎上了追擊而來的飛騎。
兵器的交擊令人震顫,刀光血影不停閃現,人喊馬嘶中,敵我雙方的騎兵撞擊到了一起。
瑚星阿帶著不可思議的驚詫眼神,掉落馬下。是的,他砍中了敵人,敵人卻也砍中了他。
只此而已嘛瑚星阿肩頸處血流如注,意識飛快地消逝,他的腦海里發出了最后的疑問。
騎術高超、武技精湛的建虜騎兵,在交鋒廝殺中,倒下的竟比敵人更多,這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可事實如此,也不是第一次取得這樣的戰績。兩排騎兵淹過,雖然付出了傷亡,但建虜已經沒有了能站著喘氣的。
戰斗還沒有完全結束,卻已經是零星的,一邊倒的殲滅。步騎配合,消滅著一股一股的建虜,提前進入到了打掃戰場的尾聲。
李維鸞摸著下巴,時而又輕撫額頭,對于取得的勝利表現出迷惑之色。
倒不是懷疑勝利本身,而是對于如何總結這場勝利,也就是怎么取得的勝利,感到不好總結。
但有幾點可以確定,也將成為野外交鋒時,步兵對騎兵的有效戰術。
三百人的小型戰陣在實戰中得到了演練,也證實是快速靈活,且有效的。
兩個三個這樣的小型戰陣,不僅能夠形成互相呼應的交叉火力,一個被打散,對于其它戰陣的影響也不大。
如果是一個步兵大陣,回旋的余地恐怕就會很小。一旦潰敗,很難收拾。
而且,有間隔的小戰陣,很有彈性,能撐開很大的一片防御范圍,也會對敵人的迂回繞襲有更好的抵擋。
火炮依然是取勝的重要因素,盡管沒有攜帶野戰火炮,構筑出郭大靖所建議的炮兵陣地。
但佛朗機的霰彈,火箭的狂轟濫炸,還是給建虜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和混亂,為勝利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李維鸞終于算是捋清了些思緒,馬上派出信使,向郭大靖進行匯報,在打掃戰場、休息整頓的同時,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目前,前隊和后隊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這是在接近赫圖阿拉的謹慎之舉。如果后隊全速行進,不到兩個時辰就能與前隊會合。
所以,郭大靖很快就接到了情況的匯報。在看過書信,并聽取了信使的描述后,郭大靖很快便做出了決定。
與后隊同行的劉奇士的飛騎營派出兩千騎,迅速前出,作為前隊的補充兵力。
同時,他命令李維鸞利用所有的戰馬,組成槍騎兵,與劉興祚和劉奇士的飛騎組成快速突進部隊,攜帶火箭和少量地雷,急取赫圖阿拉。
李維鸞所部的步兵原地休整,后隊則加速趕路,兩部將合兵一處,繼續向赫圖阿拉逼進。